笔趣阁 > 综合其它 > 走近娱乐圈之公司倒闭三百遍 > 走近娱乐圈之公司倒闭三百遍 第19节
    化妆师:“卖身契啊。”
    柳苇就哈哈笑,不说话。
    唐希过了十分钟才回来,跑来跑去一头汗,进来就先对化妆师说:“老师对不起啊,耽误你的事了。我们公司说可以剪。”
    化妆师摇摇头,说:“你们公司也太霸道了。”
    说罢剪子一咔喳,柳苇齐胸的头发就到脖子根了。化妆师再给她修了修发尾,修到耳根下。
    接下来就是染。
    化妆师调了一碗染发膏,给柳苇全糊上,再用保鲜膜给包上,然后才开始给她化妆。
    化妆头一件事就是观察柳苇的脸型。
    化妆师前前后后、左左右右的给她拍了不少照片,然后在她的正前方架了一个录相机。
    化妆师:“要把你的妆全拍下来,这样才方便后面的化妆师给你化妆。我到时未必会每一天都跟着你,你的妆也不会每一次都是我画,但为了避免到时拍出来妆出现差别,你的妆每一分都要记录下来,以后换化妆师了,他会照着录相给你化,化得一模一样的。”
    化妆师先告诉她:“你有剃眉的习惯。以后就不要剃了,把眉毛养起来,我今天先把你的眉毛遮掉给你设计妆面,等眉毛养好以后,照着今天的眉型画眉。”
    然后观察她的额发、鬓角,说:“你的额头长得很漂亮,鬓角也可以,但我还是要给你剃掉一些,再看需不需要假鬓。”
    在柳苇点头以后,她才从化妆箱里拿出一把新的无痕修眉刀,拿酒精片消过毒才上手。
    她递完后,柳苇觉得自己的额头好像大了一圈,显得脑门贼大。
    化妆师拿了面小镜子给柳苇看。
    柳苇瞪大眼睛:“这不显秃吗?”
    化妆师:“脑门大显小,小孩子都是宽脑门。”她用手指比在自己的眉骨上,“成人因为下颌骨发育的缘故,会拉长整张脸的比例,儿童的下颌没发育以前,整个脸是以眉毛为中界线,上下其实差距不大,越小越是这样。”
    柳苇:“要把我画小吗?”
    化妆师:“剧组让我给你设计两个妆面。因为姜姬在还没有回到鲁国时就是个小女孩,年龄在十岁左右。我当然没办法把你画成十岁的样子,但通过技术,可以把你的年龄再缩小几岁。你本来年纪就不大,十八九?我可以把你画成十五六的样子。你个子虽然高,但陆影帝的个头也高,你的胸也不大,到时站一块还是很和谐的。然后到电影后期,再换成人妆,把胸垫一垫,观众就会有角色长大的感觉了,时间感就出来了。”
    柳苇听得叹为观止。她都演了一部电视剧了,还以为已经算入门了,没想到这电影化妆就这么有学问有讲究,真是厉害。
    唐希也是一脸震惊,说:“我算知道为什么小苏想来了。”
    化妆师给她剃了额发、鬓角,把眉毛修剪了一点,在上面涂了一点东西,然后就开始给她画眉。
    眉毛画得有点短,没有超过眼尾,也不拉长眉尾,只是简单画了几笔,眉头前的毛留还显得有点杂乱。
    但就算只是这样而已,只是剃了额发、画了眉,化妆师再把镜子给柳苇时,镜子里的她好像真的是个初中生的样子了。
    那种稚嫩感扑面而来,一看就是未发育成熟的样子。
    这还没长粉底呢,也没化腮红、口红、眼影,就是画了个眉,整个人就变了。
    柳苇把镜子还给化妆师,感叹:“我服了。”
    化妆师其实比唐希大不了几岁的样子,笑着说:“我是在美国加州学的化妆技术,学的就是电影化妆。”
    虽然不知道美国加州的电影化妆有多牛x,柳苇和唐希还是配合着做出“哇”的神情,赶紧夸“厉害!”。
    接下来化妆师就不再画一步就给柳苇用镜子看了,等画完了再让她看。
    最后出现在镜子里的就真的是个稚气未脱的小美女了,目如秋水,粉面桃腮,红色的菱唇水水嫩嫩的,她看了都想咬一口。
    ——小美人,跟姐姐回家吧。
    柳苇恨自己竟然不是男人,对着镜子流起了口水。
    化妆师摸出手机给她拍了一张照片,微信给梁平发过去了。
    梁平正在跟陆北旌商量拍摄计划,手机一响,划开一看,发给陆北旌,“姜姬的第一个妆好了,看看行不行。”
    陆北旌拿起手机,划开微信接收图片,点击,照片中一个纯真又美丽的女孩子正懵懂无辜的看着她。
    陆北旌收回手机:“可以。”
    梁平给化妆师回了个消息,问:“台词老师到了吗?”
    陆北旌:“周六才到。形体老师已经到了,明天就开始训练。”
    台词老师和形体老师都是陆北旌利用自己是北影出身的关系从学校里找的老师,过来教三个月,一个月五万,三个月十五万。只是给柳苇请老师纠正她的形体和台词问题就要花三十万。
    梁平:“表演老师请了谁?”
    柳苇明显是没有一点演技的。教她演戏前,需要先帮她改掉坏习惯。普通人在刚接触演戏时会做许多多余的动作,光是改掉这些多余的动作有时就要花很长时间,因为这是跟她的本能相背的。
    陆北旌有些犹豫。请老师当然好,但是他担心会让柳苇练的匠气了,再添几个坏习惯。
    除了天才,大部分演员在刚开始学演戏时就是来来回回的磨,有时坏毛病没改掉,学一阵又添几个新的,有的学了几年都学不出来。北影的老师喜欢说这个学生开窍没开窍,多的是毕业了都没开过窍的。
    陆北旌:“先捡不重要的镜头拍一拍。”
    梁平警觉的说:“我们这个剧组可没时间让她慢慢磨演技,你别想现场教她啊。我们只有九个月的拍摄时间。其实一口又吃不成个胖子,你先找个老师多多少少教一点,现场跟着她拍,这是最方便的。”
    剧组里常有一点演技也没有的演员出演,别问,问就是行业现状。
    有的剧组不管不顾就随便拍,反正拍出来出丑的不是自己。
    有的导演会调教演员,愿意一幕幕的陪着磨。
    有的导演懒得教或教不出来,会想办法避开这个演员的镜头,在运镜和剪辑上做手脚,比如该这个演员说话了,导演把镜头安排在角落里,拍这个演员的腿啊、背影啊,从镜子里拍啊,从门缝里拍啊,跟偷窥似的,这其实是为了不叫这个不会演的露正脸。
    假如这一幕中还有其他演员,那镜头也会移到其他演员脸上,造成一种大家都在听他说话的样子——其实还是为了不让他露正脸。
    这两招也不能总玩,所以导演只能换着来。拍拍天空啊、天花板啊、飘动的窗帘啊、花瓶啊、滴水的水龙头啊、凝着水珠的啤酒罐啊,找意境嘛。
    镜子用过了,玻璃窗、电视屏、酒瓶酒杯,一切可以反光当镜子照的平面,都可以用来扭曲演员的正脸,让人看不出他的演技到底是车祸现场还是惨不忍睹。
    这都用过了,还有一个终极杀招:把灯全关了。
    就让人在黑暗中演,打一点点的轮廓光,显得神秘、幽暗。
    再不然拉远景,拉到人在屏幕上变成一个火柴棍的程度。
    千方百计不让他露正脸。
    他不会演,一露正脸那不就毁剧了吗?
    但人又必须用,这就逼得导演想办法。
    如果一部剧里只有偶尔这样,那是导演在玩运镜。但假如轮到这个演员,导演就总玩运镜,那就只有一个理由:导演快被逼疯了。
    电影和电视剧还不一样。它的屏幕大,各种缺点会更加放大,一般的不会演在电视剧里还可以掩饰,二般的不会演在电影里那就是放大一百倍的丢人。
    演员就是长个痘,放大十倍和放大一百倍也是有区别的。这是屏幕尺寸的锅,演员有时也很无奈,恨不得脸上除了五官什么都不长。
    梁平知道柳苇没演技,庆幸的是她是个花瓶,镶边的,演得不好还可以继续压缩她出现的时间,人又是新人,公司也不会为她争番。
    但他不可能不拍柳苇的正脸,她必须露脸,必须美给所有人看。
    梁平的主意是给柳苇请一个表演老师,平时场下基础的教一教,上场了老师在场下等着。到时他跟老师说需要怎么演,老师现场演给柳苇看,柳苇现学,学完了上场演。
    就是花点钱请老师嘛,这个支出是可以接受的。
    这也是取巧的办法。
    陆北旌开始是同意的,现在又想自己调教人了。
    梁平:“我们没有时间啊。你先把表演老师请来,到时我拍完剩下十幕你再教行不行?”
    陆北旌想一想,答应了。
    第17章 剧组2
    化妆师没有在柳苇脸上使劲糊粉底,眼影都不用。
    柳苇:“不是说镜头吃妆吗?这样行吗?”
    化妆师:“银幕尺寸那么大,我给你糊一脸粉底,看着跟没长毛孔似的,一张塑料脸,那导演会打死我的。”
    少女妆时,化妆师给她用的粉底极白,腮红从眼睛打到下巴,脑门上都有。
    化妆师:“小孩子的脸亮,皮肤好,水分足,看起来就比大人的脸白一点。成人的皮肤水分会流失,颜色就显暗了。”
    换成人妆了,化妆师用的粉底颜色就深了,明显发黄,涂上甚至比柳苇原本的肤色还要深一点。
    化妆师:“到时会打光,一打光,颜色就会变浅,我要是给你涂白了,到时光一打跟死人似的。你本来的皮肤就很白,到了这时就只能给你加深一点。”
    妆试好了,柳苇的头也染好了,去把头洗了后,化妆师开始给她搞头发。
    化妆师:“你的照片和资料我一收到就开始做头套了。”
    柳苇:“我要用头套吗?”
    化妆师:“用不用要听导演的。不过我觉得最好别用,头套真的假,虽然说现在的假发技术很好了,电影cg技术也不错了,一帧帧的修做个软件就行了,但真发和假发的感觉在大银幕上还是很明显的,就算是一点不懂的观众十有八九也都能看出来。你平时看电影,应该也能看出谁用了假发吧?”
    这还真的能。
    柳苇和唐希都承认这个。
    化妆师:“不过今天是试妆,我已经做好型了,戴上试一试,看看效果。”
    她先给柳苇戴上一个紧巴巴的发网,然后戴上假发套,再用阴影粉把发角、鬓角都修一修,接着就开始盘发,半个小时后,化妆师拿镜子给她:“看看,喜欢吗?”
    其实从唐希的表情中,柳苇就知道估计不太好看,举起镜子一照一看,果然不好看。
    柳苇是个美人不假,但美人脑袋上顶上油条,这就很难好看了。
    化妆师刚才就是用假发给她脑门顶上盘上一个横长的、油条状的长发髻。
    柳苇:“……不太好看的样子。”
    化妆师拍一张照片给导演发过去,一边等消息一边说:“这是从商朝出土的陶偶上复刻下来的发型,算是当时贵族女性的专用发型了。对美的审美是有时代局限的,像我们现在女孩子染发、烫发、披着头发、剪成短的、剃个秃的,让一个古代人来看肯定也不喜欢,说不定还还骂我们都大逆不道呢。”
    梁导很快发来消息,他不喜欢!换发型。
    化妆师就过来拆发髻,再盘一回。
    这回是个馒头。
    柳苇:“像道姑。”
    化妆师再拍一张发过去,“我怀疑这个还是别想通过。”
    柳苇:“那为什么还要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