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古代言情 >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第156节
    说话娓娓道来,连阿荣都能听进去,不一般啊。
    孙子临行湖山之前把这事托付给了他,也是该抽空和儿媳谈谈这事了。
    陆瑶回到家已经差不多要用晚膳了。
    陆夫人知道陆瑶去了魏府,听到下人来报说回来了,便放心了。
    不过,并没有派人跟着活打听,这丫头聪明得很,很容易察觉。
    这个时候就是要适度放手,不能逼她太紧。
    陆瑶在马车上摇摇晃晃的都快睡着了。
    这几日晚上总是睡不好,泡了个澡,连晚膳都没用就睡了,趁着有睡意赶紧睡觉。
    第二日倒是起了个大早,陪爹爹和娘一起用了早膳。
    从湖山传回来的消息说,湖山又发生了两次余动,这几日连日大雨,尸横遍野,灾民流离失所。
    朝中气压也很低,山东灾情需要粮要钱,湖山赈灾也要粮要钱,国库又不充盈。
    这两日,皇上着急的,晚上都没睡好觉,就怕哪天湖山那边传来灾民暴动的消息。
    山东连着三季不收,真的是一般地主家都没有余粮了。
    比起突然被派去湖山的睿王,景王算是早有准备。
    虽然,因为母妃下药的事,最近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致。
    但赈灾的事,丝毫不容怠慢,而且,在他被派往山东之前,府上幕僚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
    除了朝廷的赈灾银两,还让少府监的人准备了来年播种的种子。
    光靠朝廷救济,早晚会把朝廷拖垮。
    赵穆虽有个不省心的母妃,但在能力方面确实没得说。
    作为皇上宠信的王爷,当地官府自然没有不配合的。
    若将来这位爷能高进一步,他们这些人自然能得好处。
    山东只是闹饥荒,家园并未毁坏,如今有朝廷救灾,自然不会想着往外跑。
    为了防止灾民把派发下去的种子吃掉,光凭官府派去的人监督不够。
    赵穆想出了让村户互相监督,举报有赏,很快把第一批的种子种上。
    而且,他的其中一位幕僚想了种植番薯的主意。
    其实番薯在大齐并不是第一次种植,出海的商队曾带回过种子,只是很多人不信这个东西能种得活。
    不过,倒是有个人胆子大,便在极小范围的试种,已经取得大丰收。
    赵穆听幕僚说了之后,便派人把他所有的番薯都买了。
    这次山东灾荒能不能彻底度过,便要靠这个西域的番薯了。
    即便山东赈灾的功劳没有湖山大,可番薯一旦试种成功,在大齐推广,这功劳就不是睿王能比。
    所以,这次种植番薯才是他的目的,当然还有……江家。
    比起山东这边的顺利,湖山简直是重灾难。
    地动后暴雨又引起了山洪,山体滑坡,灾民居无定所,在山体滑坡的第二天就发生大批流民要离开湖山到外地去。
    家园被毁,随时都要面临死亡的危险,他们当然不愿再在这里待下去。
    因为连雨,尸体腐烂,已经开始有灾民染上疫症。
    这个时候如果让这些灾民离开湖山,若是疫病大规模的传染开,那可不是一个湖山这么简单了。
    第211章 臭不要脸
    赵恒虽是被肃王坑到湖山的,但看到当地满目疮痍,尸横遍野,甚至比战争后场面更加残酷。
    战争是人为的,手握兵戈的将士在上战场时便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悲壮但不凄惨。
    可这些都是手无寸铁且毫无防备的百姓。
    甚至睡觉前还是一家团聚,妻贤子孝,一觉醒来已经生死离别。
    赵恒一到湖山便一头扎进了灾民中,搭临时窝棚,设粥棚,设医馆,等活动结束便和灾民一起组织重建。
    可现实显然给了他重重一击,这显然和战争后的重建不同。
    山洪之后,彻底的击溃了灾民的最后防线。
    大批灾民开始抗议,要离开,一场暴乱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赵恒连着几天几夜没有阖眼,身上都是干了湿,湿了又干的泥水,刚从一个窝棚处回到帐篷。
    他召集了这次随行的大人紧急商议,山洪爆发后如何安抚和安置二次受灾的百姓,还有疫情处理。
    “你那边现在情况如何?”赵恒嗓子有点哑。
    顾昭华脸色也是一脸疲惫:“情况不好,山洪滑坡后,西岭村和南杨树村最为严重,少有生还。”
    魏铭也十分狼狈,眼下青黑,嘴唇周围生了一圈的胡须。
    谁能想到这是京城里一身青衣,风度翩翩,少年成名的魏公子。
    “这几日染上疫病人数剧增,灾民情绪激动,有的不肯配合治疗。”魏铭负责的是医馆这块,主要汇报这方面的工作。
    坐在主位上的睿王蹙了蹙眉:“既然不肯配合治疗就杀了,还有那些病入膏肓的,一并处理了,免得疫情蔓延。”
    这话听得众人皆是沉默,连一向最配合睿王的当地州官都不敢开口了。
    赵恒冷哼:“杀了?睿王是觉得湖山尸体还不够多?”
    “你……本王是为大家考虑,若不及时处理,疫情蔓延,谁能担保,你我中人不会有人染上疫病!”
    这些贱民死就死了,他可是大齐王爷,若有闪失,谁能负责?
    睿王这话一落,在坐的人渐渐有人附和,毕竟比起自己的命,那些百姓算什么。
    昆仑一身灰白色的皮毛连日跟着赵恒东奔西跑,一身泥水,弄的比野狗都狼狈。
    朝着睿王龇牙,它最近都没肉吃。
    睿王看到昆仑直眉瞪眼的看他,心里有点虚,这可是个畜生。
    他堂堂大齐王爷怎会和一个畜生一般见识。
    “睿王日日待在帐中,想染上疫症还真不容易!”顾昭华开口道。
    这位要是能染上,湖山百姓得死绝了。
    睿王的脸色铁青一片,正欲发火,魏铭站起身道:“若大家按着太医的吩咐,每日服用汤药,以草药沐浴,外出戴上专用药罩,疫病也没有那么可怕!”
    睿王:……
    睿王不好对魏铭发火,他跟着凑什么热闹。
    说过他多少次了,他这次过来什么都不用做,功劳少不了他的,就是不听。
    这赈灾可不像上战场打仗那么容易,打完,杀完就完事了。
    尤其这几日疫病爆发,这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出一趟门,那么麻烦,谁爱去谁去。
    赵恒也不欲在这个节骨眼和赵显吵起来。
    他们乱了,民心就更难控制了。
    “百姓安置的如何了?”赵恒再次开口。
    随行的工部齐大人先是看了睿王一眼,这才开口道:“已按睿王吩咐,在城中划分了两个区域,城北是没有染上疫病的,城南是疫病区,这两日疫病区人数增加特别快……”
    睿王很满意这个齐大人,识时务,不要忘了,他才是主要负责人。
    顾昭华听齐大人公然的谄媚睿王,气的很,这些明明都是五哥吩咐的,什么狗屁睿王,好不要脸。
    睿王很满意,点了点头:“你做的很好,钱大人,姚大人你们要全力配合齐大人的工作,明白吗?”
    钱大人和姚大人都是湖山当地官员,连连点头:“是,谨遵睿王吩咐!”
    顾昭华送了他们一个大大的白眼,很大声的一个冷哼,马屁精。
    睿王几次三番被怼,面子自然挂不住:“顾昭华,于公本王是此行钦差,于私本王是你表哥,你这是什么态度,不管你对本王有何成见,为了湖山百姓都应该共同扶持才是!”
    睿王这一番话倒是说的冠冕堂皇,齐大人等连连点头。
    顾昭华气的不轻,他倒有脸说这些话,不怕被自己的话臊死吗?
    整日躲在营帐的人有脸说为了湖山百姓?
    呸,臭不要脸!
    顾昭华欲骂回去,被赵恒的话打断了:“齐大人,百姓死伤人数要详细登记好,死尸要集中统一掩埋,凡死者家属十五到三十男丁官府补贴白银二两,其余一两,银两务必发放到家属手中,安抚好家属情绪,配合我们的救灾工作!”
    齐大人听完没有立刻答应,而是看向睿王。
    这明晃晃的态度,谁都看出来怎么回事。
    睿王那种虚荣心得到了极大了满足,狂什么狂,这些人还不是得听他的。
    睿王点了点头:“就按楚王安排去做!”
    有这个傻蛋替他赚功劳,他乐的轻松。
    齐大人恭敬的拱手:“是!”
    “昭华,守好城门,务必不能放任何人出去!” 凡是疫情发生地都是如此。
    湖山离京城并不算太远,而且还有周边县区百姓,若是携带疫病的灾民出去,可要起大乱子。
    “是!”
    “魏大人配合太医院,汤药统一煎服,药包发放到户,就辛苦几位太医署的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