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古代言情 >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第764节
    太子向来不善辞令,不过,有活跃气氛的。
    比如二傻子,不对,是二皇子。
    这孩子天生一副笑脸,一笑起来,那两个酒窝,不知道迷死多少姑娘。
    可惜呀,这孩子不止长了一对酒窝,还长了一张嘴。
    一开口,绝对能让你无限的惊喜。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下一句会说什么。
    这点还真和那对酒窝一样,得了他小舅舅的真传。
    不过今日也是奇怪,陆玉昇这个最疼外甥、外甥女的大齐第一好舅舅竟然不在。
    三皇子今年十三岁,小小年纪,却是难得的圆滑通透。
    这会儿两兄弟一左一右的坐在太子身边,一唱一和,气氛很是火热。
    不过,太子也只是偶尔勾唇,看不出喜怒。
    赵恒每次看到太子这副老神在在的样子都觉得胸闷。
    就这?千古一帝?千古第一哑巴才是。
    若是老二还能打一顿,再不济骂一顿解气。
    老三的嘴,哄死人不偿命,是个最会察言观色的。
    可太子,他压根就不知道别人生他的气。
    好似一拳头打在棉花上,没反应。
    只能自己气闷闷的喝一口酒。
    太子压根不知道自己的父皇生气,盘腿坐在位置上,身子坐的笔挺,好似在打坐念经一般。
    苏婉茵坐在长公主身边,正好对着太子的位置,她想不注意到都难。
    更何况,她从未见过如此飘逸出尘之人,不似真人,竟像是方外的神仙。
    “太子弟弟似乎清减不少,可是寺中事务繁忙。”赵攸宜开口道。
    前任钦天监唐大人自当年被皇祖父罢官之后便上山出家做了和尚。
    唐大人在朝时是钦天监监正,时常连皇上的面子都不给,便是做了和尚也是万人敬仰,成了闻名大齐内外的得道高僧。
    唐钰出家后法名慧善,不过三年便因与佛有缘成了玉坛寺的方丈。
    后来太子殿下出家,便是直接拜在了慧善方丈名下,成了关门弟子。如今也常常帮方丈处理寺中事务。
    玉坛寺有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掐会算,通晓佛法的方丈已经很了不起了。
    而且还是当今太子殿下出家之地,这香火就更加旺盛了。
    这样一来,太子也就越发忙了。
    “大抵是近来天气炎热的缘故。”赵承宣开口道。
    “原来如此,我前几日派人送上山的香囊弟弟用的如何?”
    “很是合用,多谢长姐。”
    赵承宣说话的语调语气,总让人觉得他下一句便会出口一句多谢施主。
    “长姐送了太子哥什么香囊,为何我没有?”说话的是赵承仁,说完还不忘问老三:“三弟,你有吗?”
    “长姐送给太子哥的生辰礼物,臣弟自然没有!”三皇子笑道。
    “太子弟弟在山上,蚊虫多,我做了驱蚊虫的香囊,你们若是想要,改日给你们送去。”赵攸宜语气淡淡。
    老二这个小混蛋一个香囊而已,至于连这个都要争吗?
    连老三都看出来了,这个二傻子!
    第1078章 深明大义
    “那我也要一个,一定要长姐亲自绣的。”赵承仁没心没肺的笑道。
    这孩子可爱是可爱,不过,赵攸宜很想揍人。
    “好,待会儿告诉我你们喜欢什么图案,改日做好送到两位弟弟府上。”赵攸宜仍是一脸笑意。
    方承启起身朝攸宜敬酒:“有劳长姐费心了。”
    他觉得今日之宴还是少开口为妙,不寻常的意味太过明显,还是做一名普通看官的好。
    攸宜点了点头,再次看向太子:“香囊上面的图案太子弟弟可还喜欢?”赵攸宜俨然一副寻常人家姐弟聊天的模样。
    太子恭敬道:“莲花清雅秀致,多谢长姐。”
    “你喜欢就好。”
    苏婉茵就在长公主身边,听着长公主提起那个香囊,心道,不会是自己做的那个吧?
    可又觉得不会,长公主送给弟弟的生辰礼物怎么会是她做的香囊呢。
    直到太子说莲花清雅秀致。
    苏婉茵像是想到什么紧张了一瞬,毕竟,香囊也是私密之物,女儿家之间相互赠送倒也没什么,可异性就……
    不过又觉不可能,她的身份只怕做太子的妾都不够。
    太子光风霁月,神仙般的人物,又是大齐未来之主,她如何配得上。
    这样一想,很快释然,大抵是长公主觉得香囊里的草药驱蚊功效不错吧。
    正在苏婉茵放松之时,又一道声音响起了:“长姐,你身旁这位是哪家的姐姐,臣弟怎得从未见过?”
    赵承仁问了大家都好奇,可谁都不好意思问的话。
    方承启兀自喝酒,二哥这张嘴最可爱了,每次的话都能代表大家的心声。
    陆玉庭一副看笑话的模样,看了眼给赵承仁使眼色的陆九思。
    陆九思随即坐好,二表哥明明长了张最能蛊惑人心的脸,却偏又长了张口无遮拦的嘴。
    在惹恼长辈的排名上和小叔叔之间的比分咬得很紧,不分伯仲。
    话说,小叔叔已经好几日未回家了,这次已经破了离家出走不超过三日的记录了。
    昨日,他昨日派人寻遍了小叔叔常去之地,并没有找到,他的那些朋友也没有人见过他。
    看来这次真的被大爷爷打狠了,待明日他再派人悄悄去寻吧。
    苏婉茵看向长公主,目光亦有不解,不过,很快消散。
    她答应长公主的话她都记得,随长公主入京便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是以,她也没什么好好奇的。
    无论是何命运,她都接受。
    赵攸宜对苏婉茵这种宠辱不惊的态度十分满意,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笑容。
    赵攸宜看向皇后:“母后,还是你来说吧。”
    她的任务是替母后为太子弟找到合适的女子,至于位份如何,这就不是她能做主了。
    陆瑶笑了笑:“今日是太子生辰,本宫和皇上请太子下山,除了庆祝生辰,还要公布一件喜事。”
    陆瑶语气顿了下,看向苏婉茵:“这位是风城的苏小姐,是本宫和皇上为太子亲选的良娣。”
    苏婉茵听到太子良娣时着实愣了,那个一闪而过的念头竟然是真的。
    而且还是太子良娣!
    赵攸宜小声提醒:“苏小姐?”
    苏婉茵这才起身行礼:“臣女苏婉茵多谢皇上,皇后娘娘。”
    陆瑶看着她故作镇定的样子笑了笑:“好孩子,日后好好伺候太子。”
    之前提起太子妃人选太子总是借口推诿,既然太子妃人选关乎社稷,又牵扯京中世家,那太子良娣只要貌美贤淑便可,家世什么并不重要,这次他总不好拒绝。
    “臣女遵旨。”苏婉茵屈膝行礼,十分柔顺。
    苏婉茵整个人有些凌乱,心里慌的很,手指无措的蜷缩在一起,下意识的朝太子看去。
    而太子的表情似乎……并不满意。
    苏婉茵低头轻轻咬了咬唇,尽量让自己心绪平静。
    太子乃出家之人,对这种事自然不上心。
    太子亦是风中凌乱,这次下山他便知道,大抵不会好。
    这些年不少世家将家中子弟送到山上出家,为的是什么,他很清楚。
    身为臣子想让家族更进一步,族中子弟有所作为这都无可厚非。
    只是,他不喜被人左右。
    那些名门淑女很好,但在他看来,妄念过多,失了本心,便是业障。
    业障太多于修行不利,于社稷更不利。
    “阿弥陀佛!”赵承宣这句阿弥陀佛包含着无奈和反对。
    但他的阿弥陀佛不会有人理会。
    选太子妃你反对,太子良娣你还反对,你到底还是不是我儿子?
    赵恒就是这个态度,看了眼太子,清了清嗓子道:“此事已定,太子在下月十五前选个吉日吧。”
    他不是师承唐钰吗?想必能算个好日子。
    皇上话落,太子虽不能说面如苦瓜,但的确是找不到任何喜色。
    说实话,有点尴尬。
    赵承仁没这点眼力劲:“下月十五前,那就只剩一个月了,恭喜太子哥喜纳良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