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综合其它 > 最是橙黄橘绿时 > 最是橙黄橘绿时 第35节
    睁开眼,天地茫然一色。
    问月端着热水进来,“娘子,听人说,下山的路被堵了,且得再住两日。”
    谢蕴撑开一侧窗,瞧着外面雪景。
    用过饭,谢蕴往永嘉公主那边去,不消片刻,白珠儿也过来了,与几位世家夫人一起。
    瞧得出来,白珠儿这几日与各家结交不错,眼角眉梢都带着笑。
    各位夫人与永嘉公主问安,视线落在了谢蕴身上。
    “倒是少见二娘子。”一位夫人道。
    谢蕴抿唇微笑。
    永嘉公主和煦道:“阿蕴喜静,你们自然见得少些。”
    她说着,拍拍谢蕴的手,介绍道:“这位御史夫人,那位是尚书娘子……”
    谢蕴起身,一一行礼问安。
    坐下后,不知谁说了一句:“今年安远侯府倒是没人来。”
    顿时,气氛微僵,一双双视线有意无意扫过谢蕴。
    谢蕴面色淡淡,道:“侯爷不在邺都,崔姐姐身子未好,侯府自是无人来,这位夫人不知吗?”
    刚缓和不过一瞬的气氛再次僵持,众人眼观鼻鼻观心,偷看向永嘉公主,后者唇角始终含着淡笑,抿了口茶,也不言语。
    那位问话的妇人脸上臊白,呐呐道:“啊,原来如此……”
    谢蕴收回视线,捏了快点心吃。
    经此一句,众人顿时绝了试探挤兑的心思,转头说起了今日的大雪。
    “听人说,是下山有一截路,山石塌了。”
    “若当真如此,只怕还有得修呢。”
    “今年的雪实在大,便是路通了,马车也不好行。”
    “瑞雪兆丰年,来年是个好兆头。”
    ……
    山中无事,用过午饭,谢蕴便让问月研磨,撑窗画那一角雪景。
    柏松青,苍木浑,远处寺钟响,漫天纷纷扬扬。
    阴天光线很快黯淡,问月点了烛火。
    晚膳清粥小菜,问月叹了口气,“若是听雪在这儿,怕是得哭。”
    谢蕴扯唇笑了笑,“倒是后悔没将她带来。”
    问月也忍不住弯着眼睛笑。
    入了夜,谢蕴打发问月去睡了,她翻完最后两页书卷,刚要起身,忽的,木窗被轻敲了两下。
    谢蕴起身的动作一顿,推开了窗。
    昏黄摇曳的烛火照亮了窗外那张脸。
    冻得通红,却是满面春风,神采飞扬。
    “呐,说好送你的。”少年声清亮,将一个巴掌大的小雪人放在了她窗沿上。
    谢蕴视线落去,樱唇微启,却是半晌未说出话来。
    第27章 决断
    夜残更漏, 风声呼啸。
    那扇窗似是从未开过,只案桌上多了一个渐消融的雪人。
    眉眼弯弯,唇角轻抿, 与执笔作画之人有三分神似。
    那幅苍山松柏雪景图, 近处是一位趴在窗外的少年,指尖轻点着那窗沿处的小雪人。
    谢蕴擅书画, 幼时父亲母亲抱在膝头教导, 稍长大些,拜了崔石先生, 将其风骨学了十之二三。
    笔墨稍干, 谢蕴将画纸收起,吹灯上床。
    方才她没问戚钰为何冒风雪上山来,戚钰也没说其中辛苦,他们好似存了些默契, 不去讲述那些含了情绪的话。
    月色透过窗纸,在床榻间洒下一片淡薄微光。
    谢蕴忽的想起, 离新岁不过十日了。
    .
    翌日, 天放晴, 出了太阳。
    几个官员侯在门外, 简直听得汗流浃背, 神色复杂。
    “……张寅让我滚, 还骂我是下贱东西, 春江楼的人都听见了!”
    “再前些时日, 他当街夸我腰细腿长,胸前鼓囊囊, 在榻间折腾最是好滋味!”
    嗓音清亮,语气坚定, 义愤填膺。
    坐在榻上的男人抬手揉揉额角,低声斥道:“别嚷嚷。”
    “舅舅,我委屈!”戚钰唇角耷拉,鼓着脸站在跟前看着他,不满道。
    戚钰也算是在他跟前长大的,官家哪里不知他脾气?
    顿时轻哼一声,唇角轻勾道:“你将张寅打了吧。”
    戚钰不以为意,抬着下巴骄傲道:“我又不是龟孙,还能任由他骂?打他一顿都是轻的,若他不是娘娘亲侄儿,我都让人将他抓了扔进牢里去了。”
    “阿钰,你如今成亲了,莫要往那烟花柳巷钻了,谢氏出身清流,难免比别家女子多些文人傲骨,最是对那些地方不齿,既然你今日过来,我便与你说了吧,礼部空出了个正六品的郎中一职,我打算让你——”
    “舅舅!”戚钰连忙打断他的话,“我烂泥扶不上墙,可千万别扶我。”
    “……”
    “唔……您若当真疼我,张寅这事得替我做主。”
    “你说。”
    “您给我娘子封个诰命吧!”戚钰眼睛亮晶晶。
    “胡闹!”他简直想戳他脑袋,“夫妇一体,休戚与共,你身上没有一官半职,我平白封谢氏诰命,对外要如何说?又要如何去堵那群言官的嘴?”
    戚钰不高兴的嘟囔,“真麻烦……”
    “天下之事,哪有那般容易?阿钰,你若真想替谢氏挣个诰命,为官才是正道。”
    戚钰摆摆手,嫌弃脸:“我哪里会那些?勉强识字还是夫子用戒尺抽出来的,再多学些便是为难了。”
    “……”
    “您这儿茶叶好香。”
    片刻后,戚钰抱着两包茶叶大摇大摆的出来了,瞧见门外候着的几位礼部官员,真心实意道:“我方才可是帮了各位大人大忙!”
    “……”
    听见了。
    生了华发的礼部尚书险些冲进去。
    .
    离开太庙当日,谢蕴去了自己宅子。
    时过半月,崔芙瞧着好了不少。
    “你若是日日被各种汤药喂着,也能这般面色红润。”崔芙嗔道。
    瞧她无恙,谢蕴放心不少,但有些事拖不得,只得问:“可想好今后如何了吗?”
    崔芙脸上的笑渐渐褪去,沉默半晌,轻声开口:“我与郎君少年慕艾,成亲时他允诺,此生不纳妾,不收房,他做到了他说的,我也得应自己说的那句,白头偕老。”
    “可是……”
    “阿蕴”,崔芙握着她的手,唇角抿着些笑,“我知你心疼我,但有些事,总归是要我自己去扛,母慈子孝,如今邺都皆知,我腹中孩子是因太夫人没了,若我就这般躲着,那孩子也会寒心吧。”
    安远侯是在两日后的傍晚回来的,府中好像冷寂了许多。
    回到沁梅院,看见落了锁的院门,才觉察不对劲儿。
    拎着行李跟在他身后的小厮更是一脸懵,愣了愣才道:“侯爷稍等,小的去问问。”
    说罢,将行李放下,跑着去了。
    一刻钟后,程敬却是踏着月色来了。
    “兄长。”
    看着程敬掏出钥匙,上前打开那扇院门,程怀眉梢动了下。
    书房里亮起灯火,少顷,里面传来砰的一声响。
    守在门外的小厮抖了抖,满脸诧异。
    他家爷的性子最是温和不过,怎的发了这么大的火儿?
    片刻后,书房门从内打开,程怀、程敬一前一后出来,前者脚步匆忙,厉声喝:“备马!”
    程敬倒是不慌不忙,还替他将书房门关上。
    近日多雪,天冷,糖水巷外的小摊贩不等入夜便关了张。
    忽的,一道急促马蹄声传来,扰了这静。
    门拍响,门房懵的来开门,瞧见外面一身松白衣袍的郎君,问:“郎君寻谁?”
    “……崔娘子。”
    三进院里灯火重新亮起,须臾,里面传来女人呜咽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