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许了什么愿望?”萧知夏问。
    穆亦寒转头看他,眼睛亮亮的,身上满是年轻人才有的朝气,“不告诉你,等实现了就跟你说。”
    “切,不说算了,反正我也不想知道。”
    “喂,你就问问嘛,说不定我就告诉你了。”
    “不问,我才不问。”
    两个年轻人背对着人群逆流而上。
    年纪稍微小点的围在另一个身边又蹦又跳,似乎在问什么高难度的问题。
    而另一个似乎也并没有不耐烦,反而时刻替他挡住人群的拥挤。
    可是,他们什么时候开始渐行渐远的呢?
    萧知夏已经有些记不清了。
    等他反应过来时,大街小巷都是他和穆亦寒的谣言蜚语。
    在不知情的群众眼中,萧家手握兵权,意图篡位。
    而萧知夏和穆亦寒的关系在他们眼中是萧家想要学习如何当好一位明君。
    这个消息空穴来风,但凡有个脑子的都不会觉得这是真事,可偏偏百姓信了。
    知道这件事情严重性的萧知夏立马告病在家。
    所有来探望的人都被他拒之门外,包括穆亦寒。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几位皇子纷纷因各种理由被皇帝所不喜,而太子则逐渐被皇帝重视。
    直到皇帝驾崩,太子继位。
    穆亦寒继位后一共下发了三道圣旨。
    第一减少税收,第二将兄弟继位送往别的县城,第三就是迎娶萧知夏为后。
    “父亲,关于我当皇后这件事,朝堂上没有言论吗?”
    萧知夏问一旁愁眉苦脸的萧策。
    萧策虽上交了兵权,但每日还需要上朝。
    他叹了一口气,表情凝重,“怎么可能没有,可所有的言官刚一提,皇上就下令不许再提此事。”
    竟然已经开始这样了吗?
    萧知夏想到穆亦寒会为这个决定苦恼,只是没想到竟会如此严重。
    “那他现在可好?”萧知夏问。
    他没说是谁,可萧策第一反应就是那位。
    “今日皇上似乎受了些伤,椅子下面垫着一块厚厚的垫子,而且走路还需要别人搀扶。”
    萧知夏听到这话耳尖微红,这,这似乎是他的错……
    “父亲我有点事先出去一趟,马上回来。”
    萧策挽留的手刚伸出去,他的好大儿就已经没了身影,独留他呆坐在椅子上。
    “你好歹告诉我这些聘礼怎么处理啊……”
    ……
    “哎呦,我的皇上哎,您慢点。”
    喜公公扶着穆亦寒一点一点的往御书房走去。
    穆亦寒右手撑着酸疼的腰,时刻注意着脚下,生怕一个不注意就腿软倒在了地上。
    终于,在穆亦寒的坚持不懈下,他成功的坐在了御书房的椅子上。
    屁股触碰到柔软的垫子时,穆亦寒只觉得一切都舒坦了。
    “报,萧将军之子萧知夏求见。”
    穆亦寒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回想起自己这一早上受得所有苦,“不见!”
    侍卫跪在御书房门外没有动,喜公公瞥了一眼穆亦寒的脸色。
    凑上去讨好的说着,“想必萧公子是为了聘礼一事前来的,皇上不如见见?”
    穆亦寒等的就是这句话,大手一挥,“让他进来吧。”
    侍卫飞快起身接受命令,送萧知夏进门。
    萧知夏身上穿着一件淡蓝色的衣服,腰间挂着一块环月形的玉佩。
    这块玉佩是母亲留给他的礼物。
    “草民叩见皇上。”
    萧知夏规矩的跪在地上磕头。
    穆亦寒挺直身体,不必行礼这句话到了嘴边可还是没说出来,“起来吧。”
    萧知夏站起身,低着头站在一旁。
    按照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他不可直视圣颜。
    “喜公公,你去把朕的雨前龙井拿来,再拿几盘点心,这里就不需要你伺候了。”
    “喳。”
    喜公公的动作很快,把一切都做好之后退出御书房,把空间留给两个年轻人。
    外人走了之后,他们也方便说些知心话。
    “你怎么来了,不是说再也不进皇宫了吗?”
    穆亦寒随手拿起一份奏折,漫不经心的说着。
    萧知夏走到他的身边没说话,眼睛落在穆亦寒屁股下面的软垫上亮了一下。
    “我想问皇上一件事。”
    穆亦寒放下手里的奏折,转头看他,只一眼就看到了萧知夏那毛头小子似的样子。
    穆亦寒眉毛微皱,这人什么时候能改改性子。
    如此喜怒表现在脸上,在这深宫中恐怕会吃的连骨头都不剩。
    “说吧,什么事。”穆亦寒收回视线不看他。
    沏好的茶水还在冒着热气,那几盘点心都是萧知夏爱吃的。
    萧知夏看着穆亦寒的侧颜,紧张的吞咽了一口口水。
    “我想问问皇上,您娶我是真心的吗?”
    穆亦寒眉毛一跳,手上的奏折被他重重摔在桌上,转过头怒视萧知夏。
    “你觉得朕在和你开玩笑是吗?那么多优秀的达官贵族之女我不娶,承受世人辱骂娶你你心里没点数吗?”
    穆亦寒一直都知道萧知夏脑子笨,做事不灵光。
    但他没想到竟然能愚笨到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