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烽哥不行?!他们又不能当众表演一个。还真是无处说理了。
    苏月禾憋着笑,劝道:“妈你把两个耳朵一塞,就当做听不见。”
    “人就是这么奇怪的,想怀的怀不上,不想怀的,一次就怀了。”
    听老妈这话中有话的意思,苏月禾好奇:“谁啊?”
    庄顺兰放低了声音:“赵青霞啊。”
    苏月禾吃惊道:“武进的?”
    “不然还有谁?武进在申请打结婚证呢,赵二福觉得没脸,不想摆喜酒,就看男方家摆不摆喜酒了。”庄顺兰把一手的瓜子壳撒进垃圾篓里。
    苏月禾:“有什么没脸的,他们互相喜欢就好。”
    “没结婚就大了肚子,说出去不好听。”
    苏月禾嗑瓜子嗑的口渴,她起身拿了杯子倒凉白开:“妈,你们难得来一次,住几天再回。”
    庄顺兰确实是这么打算的,“马上农忙了,我和三妹幺妹住两三天就回。你四妹呢,你不是让她来这儿学东西嘛,就先让她在你这儿上班,等你爸退休了,再去汽车站接班。”
    其实汽车站以后也没前途,特别是到了私家车越来越多的年代,汽车站就慢慢没落了。
    但目前来说,苏月禾还不打算劝老妈改变主意:“那就先让四妹在厂里学习。你们都不在家,爷爷怎么办?猪谁喂?”
    “赵青莲住我们家呢,这两天她帮忙喂猪,给你爷爷做饭。之前我把你的想法跟她说了,结婚后这个赵青莲整个变了,变得胆小,又畏畏缩缩的,她说她没来过城市,不敢来。”
    苏月禾也很意外,赵青莲性格有点像她三妹,以前是很活泼自信的。也不知道她这个婚姻带给了她什么,竟然变化这么大。
    庄顺兰继续道:“我就想,她没地方去,不如就住我们家,平时帮忙干干活,一起养养猪,我跟她说好了,吃住我不算她钱,我也不给她工钱,等养猪赚了钱,一人一半。”
    这倒蛮好,赵青莲有了去处,养猪还能有点收入,老妈在家也能有人帮忙干活。
    “也行,以后她如果想进工厂,随时也可以来。”
    庄顺兰叹息:“可惜,现在的白猪,再也没之前那样长得快了,但还是比养土猪强。”
    苏月禾现在的膨胀术已经很少使用,再过一年就要失效。
    不过,她经济渐渐富裕,也不在乎了。
    正跟老妈聊着,大哥苏柏桥来了,庄顺兰知道他们要谈正事,就出去找三妹四妹她们。
    苏柏桥负责管理卞下附近的三个小林场,他道:“这次清点好了,三个林场加起来,成年的大树有6万多棵,小树比较少,大概2万棵不到。”
    这已经很多了,想当初谁都不想要这三个林场呢。
    6万棵树,按照现在他们自己估算的产量,每棵至少20斤,那一年产量就得120万斤大靖松脂。
    远远超乎想象。
    苏月禾道:“大哥,这些数据,你记得保密,不要对外人说,我们自己人也不说。”
    “晓得,松脂池已经在挖了,三个林场,每个林场挖2个,赶一赶,下个星期就可以完工。靖湾那边的五个松脂池也同时动工,你小舅在那儿盯着,进度应该都差不多。”
    舅舅和大哥办事都非常靠谱,苏月禾都特别放心,她道:“晓得了,松脂池的事,知道的人也越少越好,多请几个村民加强巡山,配上猎/枪,以防偷盗。”
    苏柏桥应道:“中午我和铁华去百货公司买猎/枪。”
    兄妹俩商量着事,苏月禾把其中一个农转非的名额给了大哥,大哥之前完全没想过他一个农民,能有这么一天,能吃上居民粮,内心那是相当的激动。
    不过就算他有的户口转出来,老婆孩子还在乡下,家里又有责任田,他是希望能两边兼顾的。
    目前来说,苏月禾给的这个工作,他可以两边兼顾。
    *
    苏月禾给梁正烽打了个电话,他中午下班就开车来接她们。
    午饭是在食堂吃的,吃了午饭到家已经一点多。
    带来的鸡鸭已经安排明白,一只给万秀敏,一只给黄春眉,剩下的鸡鸭杀好放冰箱,留着给小两口慢慢吃。
    庄顺兰还是第一次来女儿家,前前后后瞧了一圈,哪儿哪儿都满意,就是前院栽了花,后院却慌着没有种菜,她觉得那是糟蹋了土地。
    她哪儿闲得住啊,当即开荒垦地,打算晚点去买菜种子给种上。
    苏月禾拦都拦不住:“妈,我之前也想自己种菜,但就我们两个人,平时也吃不了多少。而且我现在可忙,没空种菜。”
    “种点葱姜蒜,种点青菜辣椒,多方便啊,你就每天晚上回来,浇一次水就好了。不辛苦。”
    苏月禾拗不过,只能任由老妈去折腾。
    厂里分了两张电视机票,她和方运红各拿了一张,趁着妹妹们在,梁正烽直接开车去把电视机买了回来。
    买电视机回来的时候,他把苏运昌也接来吃晚饭。
    当天拉上天线,就可以在家直接观看中央电视台和省台的节目。
    妹妹们第一次看电视,那可太新鲜了,看得津津有味。
    幺妹道:“有电视看,我都不想回家了。”
    三妹笑道:“我也不想回。”
    四妹才不信她们话:“那你们别回,别上学了,跟我一起去大姐厂子里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