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重生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2054章
    十六阿哥疑惑道:“那是其他的缘故,爷猜错了……”
    卓礼克图亲王行帐中,巴特麻坐在榻上,将手中的奶茶一饮而尽。
    随着蒙古女奴的传话声,世子进了帐子。
    “都打听清楚了?”巴特麻用蒙语问道。
    “阿布,儿子都打听清楚了。这个曹颙就是曹寅与李夫人的嫡长子,曹寅康熙五十七年病故,曹颙之前在守孝。守孝前任过太仆寺卿与内务府总管。守孝期满,直接点为户部侍郎,正二品。”世子近前低声回道。
    “皇上倒是真器重他……看来额吉的遗命,还是有理……”巴特麻长吁了口气,说道。
    世子却是有些不以为然,道:“阿布,都隔了这些年,就是皇上也没有使人来要这些财物,为何还要主动送来?旗人跑马圈地,日子比咱们过得富裕,又不缺这些。为了凑这些财物,都将咱们王府掏空了。”
    巴特麻摆摆手,不让儿子再说:“你祖母是个明白人,不会平白的留下这个遗命。这不仅仅是你祖母的遗命,估计还是太后生前的旨意。都是为父无能,前些年因王府花销大,动了其中财物,如今才凑全。”
    世子还是有些不服,道:“这是白送的财物,就算阿布少给些,旁人也不知道。”
    “长生天看着,科尔沁没有背信弃义之人。”巴特麻瞪了儿子一眼,说道。
    世子闭了上嘴,没有再多言。
    其实,他心中疑点重重,怀疑是不是皇上缺银子,又不好明着讨要,太后生前才对祖母吩咐这一句。
    要不然,就算是几十年前皇室寄放在王府的财物,也该明着交给内务府,为何要私下交到臣子手中……
    第0916章 会亲(下)
    正如曹颙所想,十六阿哥一见卓礼克图亲王世子,就起了“亲近之意”。
    晚上的接风宴上,三阿哥谈笑风生,同卓礼克图亲王相见欢;十六阿哥则是同世子“相见恨晚”,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两位随扈而来的大学士,都上了年纪,笑眯眯的当摆设。
    有几位皇子在,理藩院侍郎与礼部侍郎没资格上前,也干陪着。
    众人中,曹颙这个户部侍郎,就显得有些凸显。
    曹颙的座位,设在诸皇子之下,两位大学士之上。原本他是不好意思坐两位大学士上首的,但是十六阿哥说尊卑有别,不让他往下坐。
    四阿哥与十五阿哥的座位相邻,两人又不像三阿哥与十六阿哥那么忙活,就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话,偶尔也接着三阿哥的话茬,同巴特麻说上一两句。
    蒙古人喝酒不用酒盅酒杯,都是用碗的。眼下,这首席上,就摆了半个巴掌大小的玉碗做酒器。
    几碗酒下肚,巴特麻已经有些上脸。
    虽说明日才能朝见皇帝,但是这数位皇子与高官陪宴,已经是体面非常。年年来朝,就今年接风宴的份量最重。
    看来,上个月上折子,还是对了。
    从亲长吩咐至今,已经过去四、五年,他心里也没底。怕京里来人催,怕皇上以为是亲王府这头起了贪念。
    想到这里,他有些羞愧。
    因为慧妃娘娘早夭,而后直到太皇太后薨天,也无人提及这笔财物,所以亲王府这头才开始陆续挪用。
    他没有见过那位姑姑,那位姑姑早在他出生前,就离开了科尔沁。但是他小时候,听母亲提过那位进宫养育的姑姑。
    关于那位姑姑的身世,说法各异。
    有说是他祖父的亲女,有说是他祖父的侄女,反正早先是养在科尔沁。
    先帝在世时的两位皇后,都出自科尔沁。被废的元后是他的亲姑姑,继后是他曾祖父的堂姐,与继后同时入宫的还有继后的妹妹淑惠妃。
    听说,这几位科尔沁贵女都不得先皇欢心。这慧妃被送到京城,要在她成年后封贵妃的,就是为了以防先皇再次废后。
    当时,有太皇太后在,这皇后之位,就是科尔沁贵女的。
    那位慧妃姑姑地位不一般,预备的嫁妆就非常丰厚。听说是太皇太后亲自预备的,宝石玉器、古董字画不计其数,只说金子,就有十万两。
    这都是父母在世时,偶然提及的那位姑姑时,留下的只言片语。
    巴特麻总觉得有些不对,既然这位姑姑注定要做贵人,那为何太皇太后还将这么一大笔钱财从京城送到科尔沁?
    只为了给这位姑姑添嫁妆,要气派些?
    他是个随性的人,想不明白,就不去再想。
    他是闲职王爷,每年的收益有限,开销又大。
    为怕宫里讨要这笔财物,所以对于其中贵珠宝玉石,他也不敢妄动。只有金子,被挪用干净。
    想到这里,他越发觉得脸烧的厉害,举着酒盅,装作不经意的望了曹颙一眼。
    曹颙此时正被十六阿哥拉着,到了世子那席。
    “阿勒坦,你不是想认识认识曹颙么?我给你介绍。”十六阿哥带着几分醉意说着,而后笑着指指曹颙:“这是我的侄女婿,按照亲戚论起,也当称你一声表叔。”
    方才在席间,阿勒坦格呼勒有意无意提了曹颙几遭。
    十六阿哥是什么人?如何能看不出这个蒙古亲王世子对曹颙“异乎寻常”的关注。
    他本就怀疑皇父钦点曹颙出迎亲王父子,就有让曹颙认亲之意,眼下见阿勒坦格呼勒的举动,对曹颙并非一无所知,就有些推波助澜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