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问鼎十国 > 第942章
    输了不过一条烂命,赢了什么都有了。
    欧里思见对方居然反冲锋,一时不察,迎面与对方撞在了一起。
    随着兵刃碰撞的声音响起,双方皆有不少的兵卒哀嚎着跌落马下。
    石守信甭管地位如何,在战场上依旧是那个莽夫。
    不只是他,在大虞身为将军,不敢冲锋在前,就是懦夫行径。
    他就像一道闪电,勇猛地楔入敌群之中。
    尘土被彼此急促翻动的马蹄从大地掀起,形成一片遮天蔽日的黄雾,直往人口鼻里钻。
    石守信看不清敌我,但也无须看得清楚,但凡在他面前之人,必然是敌人,他高举着明晃晃的钢刀,迎面便砍,左挥右斩,如披瓜斩菜一般,将面前的契丹骑兵砍杀下马。
    论及武艺,石守信在大虞军中挤不进前十,但是比及勇猛,也就憨憨地呼延赞能够与之相比。
    他高呼酣战,只攻不守,完全是一副不要命的打法……
    以骁勇善战著称的契丹人,见石守信悍如猛虎,谁也不愿正面接战,纷纷向他身后包抄过去。
    石守信并不理会自己的身后,有什么人比自己的儿子更加可靠?
    石保正深知自己父亲的脾性,紧跟在他的身后,挺着一把马槊,在石守信的背后,为他扫平左右袭来的敌人。
    随着韩令坤、石守信这类大将渐渐老去,将二代也渐渐开始崭露头角。
    石守信的长子石保正便是其一,自小在军中混迹,练就了一身武艺。但相比他父亲的刚烈,石保正更加的沉稳。
    罗幼度爱屋及乌,本想着提拔他为尚食副使,在自己身旁听用,混迹些资历,然后提拔。
    石守信却断然拒绝,一副自己的种,不上战场,算什么事?
    在大虞尚武的风气的影响下,几乎所有军二代都选择从军,而不是弃武习文。
    石保正凭借自己父亲的关系,前期跟赵匡胤,后期跟高怀德、呼延赞学了不少招式,勇武不逊于其父,将意图包抄的敌骑一个个挑落马下。
    契丹兵本就不以纪律见长,加上欧里思急于立功,不住的提升速度,让自己的部队拉成了一个长条。
    相反殿前司在逃跑的时候,虽说无法兼顾阵型,但他们调头反击的时候,本能地聚在了一起。
    在石守信、石保正这对父子的奋勇之下,强行将阵容不整的欧里思部杀了一个对穿。
    不过就在石守信、石保正反击的时候。
    耶律挞烈、耶律斜轸已经随后而至,他们见欧里思缠住了石守信部,不用交流,心领神会地以围杀野兽之法,左右包抄。
    第八十三章 准备收网
    游牧民族对于阵战的理解比不上中原,但是围猎之法却深入骨髓。
    他们飞速掠过石守信的两翼,封堵他们的退路。
    石守信暗叫:“不好。”
    契丹包围的速度比他想象中的要快许多,只是耽搁的这些许时间,他们已经完成了夹击。
    石守信被契丹包围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在阿龙山附近埋伏的罗幼度的耳中。
    石守信这样的人讲义气在军中人缘极好。
    听闻他陷入重围,韩令坤、高怀德、韩重赟、党进等人纷纷请求支援。
    罗幼度沉吟片刻,说道:“石老哥的本事朕素来知道,契丹小儿短时间内奈何不得他。这样,马帅,你带着呼延赞挑选八百骁勇前去支援,莫要急着营救,看看局势再说。是救是退,你自行判断。”
    高怀德道:“只是救人,五百足够。”
    罗幼度颔首道:“那就五百!”
    作为三军统帅,罗幼度看的是全局。
    石守信陷入重围,确实当救。但怎么救,需要把握分寸。
    现在他们的情况应该是大军败退,如果堂而皇之地去救,很容易给契丹看出端倪。
    契丹还是有不少值得注意的将星的。
    罗幼度对于石守信的能力也有一定把握,相信他那位老哥有本事自己破出重围,还能给他们带来一定的惊喜。
    不过为防万一,他还是让高怀德、呼延赞准备支援。
    高怀德勇冠三军,呼延赞的武艺仅亚于高怀德,他们两人带上一队精锐,在敌人的包围圈中撕裂一道口子不难。
    鹿鸣山右侧高坡。
    欧里思带着几分狼狈地来到耶律挞烈的面前。
    “多谢大王支援,贼将狡猾,竟杀了一计回马枪。”
    他本想抢先立功,不料给石守信掉头一顿胖揍,麾下精锐给撕裂成了两断。
    若不是耶律挞烈、耶律斜轸支援的及时,他这支部队都有被击溃的可能。
    耶律挞烈和颜悦色地笑道:“郎君压压惊,且看都详稳破敌吧。”
    他语气中带着几分嘲弄。
    欧里思听的脸色一阵燥热,却也不敢说话。
    耶律挞烈可是契丹的北院大王,在契丹的地位仅次于耶律必摄跟耶律屋质。
    耶律挞烈大器晚成,四十岁的时候依旧没有出仕,辽太宗耶律德光的会同年间,才担任边远部落的令稳。但到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初年,直接升任南院大王,他均衡赋税劳役,鼓励农业生产,称之为富民大王。耶律挞烈长于内政,但在军事上也很是出彩。昔年北汉趁着郭威病故,郭荣登基,立足不稳时南征,给郭荣直接打成了太原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