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乞彦部和孛儿只斤的异动早就引起了乃蛮部的强烈关注,乃蛮实际也派出了一支五千人的骑兵此刻就潜伏在固阳,窥伺动静,准备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塔塔尔人则忙与金国交好,正在准备与金国国主的联姻,根本无暇西顾。
    所以,俺巴孩在去乃蛮部的路上就与乃蛮大王子直路古率军不期而遇。
    而返回乞彦部寻求增兵的管亥也不知道如何说服其父郭乐泰,郭乐泰居然又同意增兵三千,至此,乞彦部的兵马已经追加到了八千。
    牢牢占据了蒙古联军的主导权。
    五千骑兵已经是目下孛儿只斤的全部家当。
    乞彦部兵马八千,乃蛮兵马五千,共计骑兵一万八千人。
    可别小看了这近两万的蒙古铁骑,其战斗力不亚于金国的数万铁浮屠。
    而蒙古十八部相对最强大的三个部族,孛儿只斤,乞彦部,乃蛮,三方出兵近两万,已经是现阶段蒙古部族所能调动的最大兵马极限数了。
    塔塔尔人也不过一两万骑,与乞彦部势力相当。
    而遥远的漠北诸部能凑齐两万骑也就算是不错了,远水不解近渴。
    尽管敦必乃大肆渲染合不勒被凌辱而死、首级被铸京观的蒙古人的奇耻大辱,但很明显,乞彦部和乃蛮人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毕竟蒙古部落崇尚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他们在艰难的自然环境下一代代繁衍生息,自不可能为少数人的所谓名誉而损伤部落的根本战力。
    要说为合不勒报仇,乃蛮人估计会掉头就走。
    乃蛮人生存的与西域诸国交界的区域,自然环境其实比乞彦部更恶劣,而雁北草场丰足,又有阴山阻挡风寒,在乃蛮人看来是极佳的生存繁衍之地。
    乃蛮人看中武川牧场也非一天两天了。
    只是过去契丹人重兵压境,乃蛮人有这个贼心却无贼胆。
    契丹被灭国,乃蛮人立时蠢蠢欲动。
    但很快,金人派兵占据雁北,乃蛮人只能偃旗息鼓。
    但谁知天从人愿,燕人居然长驱直入攻下雁北,驱逐了强大的金国骑兵。
    相对于强悍的金国铁骑而言,蒙古人并不畏惧孱弱的中原汉人。
    而若是趁燕人立足不稳,一举将武川牧场甚至大半个雁北拿下……看到这是蒙古各部崛起的良机,有这等眼光者,非止合不勒一人,还有乃蛮大王子直路古。
    所以乃蛮人就来了。
    三方坐下来争吵了三四天,终于还是定下了瓜分武川及部分雁北燕土的利益分割协定。
    以武川城为中心,武川以东数百里草场归乞彦部。
    武川以西至西域戈壁边缘靠近西夏边境的近千里地域,归乃蛮。
    孛儿只斤则只得武川至阴山北麓这一狭长牧场。
    好处悉数让于了乃蛮人和乞彦人。
    至于劫掠范围内的云内、丰州及东胜数州之地,三方则是各凭本事,战而取之。
    若是战况允许,蒙古联军则继续南下劫掠整个雁北。
    孛儿只斤营地大帐内,敦必乃目光阴沉,冷视着一脸兴奋之色的管亥和直路古,心中暗暗冷笑。
    按照其子合不勒过去的谋划,以当前蒙古人的实力,占据武川牧场并长期据为己有,难度极大。
    合不勒本来的目的也不过是劫掠雁北九州,扬蒙古兵威,而非长期占据。
    既然乃蛮人和乞彦部贪心不足,那就将这些所谓的好处让给他们,且看他们与燕人死拼。
    至于孛儿只斤,敦必乃深沉哀伤的目光投向了武川以南的呼伦堡。
    敦必乃双拳紧握,眸光中火光四射。
    他要为合不勒报仇,他必须要率孛儿只斤铁骑纵马雁北,以疯狂的杀戮来洗雪孛儿只斤之耻。
    否则,自己的核心部族将永久丧失对孛儿只斤的掌控权,迟早会被乞彦部吞没。
    孛儿只斤自乞彦部分裂而出,乞彦部一直不死心。
    直路古面带微笑,慢吞吞喝着酒,又细嚼慢咽着眼前的一盘烤羊肉。
    五千兵马对于乃蛮人来说,不至于动摇根本。
    但若是能瓜分武川牧场一部,甚至真正将武川以西的广大地盘纳为己有,他日后坐稳乃蛮王位就有了保障。
    在直路古看来,若是事败,无非就是率军照旧退守西域,大燕军马还能横跨大漠戈壁远征乃蛮?
    管亥则是眸光闪烁,不知作何感想。
    三方可谓是各怀鬼胎,这是取得了暂时的利益平衡,约定两日后突袭丰州和云内。
    ……
    真定。
    行宫。
    北辽暂时的首领,王霖册封的北辽侯萧莞在蒙古人密议进军雁北时,押解数万契丹良马入了河北。
    这是北辽人主动解除武装且宣布对大燕王朝予以效忠的一份投名状。
    数万良马被岳飞接管,且归入了真定的军马场。
    在当今这个冷兵器时代,战马为稀缺的战略资源,价值之昂贵可想而知。
    所以北辽人的进献自引得大燕国内一片欢喜鼓舞。
    萧莞来行宫拜谒皇帝,却没有见到,只见到了他的姑母萧夺里赖和表妹耶律余里衍。
    见萧夺里赖华丽宫裙下的小腹微微隆起,萧莞不禁狂喜过望。
    目前北辽人完全依附于大燕生存繁衍,若是萧夺里赖能诞下皇帝子嗣,最好是个男孩,日后成为北辽王,辽人余部将真正迎来安居乐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