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个理由成功的说服了众人,不过内阁那边杨溥表示自己也要去。
    用他的话来说。
    打仗的时候肯定要有人出谋划策,打下的地盘也需要人管理。
    夏原吉负责钱粮,那他就负责管理这些事了。
    经过半天的讨论,此次出行的人员被彻底的定了下来。
    领头的朱棣,负责钱粮管理的户部尚书夏原吉,负责出谋划策,管理规划新土地的内阁学士杨溥。
    以及五军营指挥使张辅,带领一万五军营和三千营的士兵随行跟随。
    同时吏部那边选出100名优秀的候补官员,随军一起出发,将来这些人就是管理外面领土的官员。
    为了能有人自愿报名,老爷子考虑了一下开出了重赏。
    未来在阿三国当官的官员,5年进行一次轮换。
    回京述职以后官升一级,有好地方需要官员优先分配。
    并且在俸禄方面直接翻了10倍。
    官员在外当官期间,这些俸禄会直接发到他家里。
    官员在外面的吃喝住宿,全部由朝廷承担。
    当天下午消息传开后。
    那些只考了举人一直考不上进士的书生,一下子都轰动了。
    虽然当官的地方路途遥远,文化语言不通,但条件真的很诱人呀。
    他们这些人考了举人以后,进士怎么都考不进去。
    虽然在大明朝举人也有选官的资格,可问题是大明朝最不缺的就是能当官的人。
    这些举人们如果没关系没钱贿赂,这辈子都别想选上官。
    哪怕就算是选上了,也是一些偏远的县城。
    科举去年刚刚考完,如果皇上没有放恩科,还要等三年的时间。
    三年又三年,他们哪有那么多时间的。
    哪怕就算他们等得起,家里人也等不起啊。
    更何况他们也不敢保证,能在下一次科举中考中。
    与其等个三年甚至六年,甚至更长久,还不如跟着皇上去海外拼一把。
    到了那里,最差都是一个县令,只要呆满5年的时间回来,成为一方知府都有可能。
    越想举人们越觉得划算。
    当天天黑之前,吏部那边收到了500多名毛遂自荐书。
    经过吏部几个大老的讨论选择,100个名额被定了下来。
    第183章:夏原吉:我的小钱钱,我来了。
    “怎么还没来?不是定的今天到吗?”
    长江入海口,老爷子抱着小家伙,带着一大群人,遥望远处的海面。
    定下了朱瞻圭一起出海的事情后,老爷子就不想在皇宫里呆着了。
    第2天把监国的任务甩给了朱胖胖,便带着人浩浩荡荡的去长江入海口等了。
    本来老爷子是不想带小家伙的,可这小家伙一看到老爷子要走,那是哭嚎个不停,非要跟着。
    没办法,这小家伙出生以后,大部分时间都是老爷子带着。
    对小家伙而言,最亲的人不是母亲,也不是想他想的要疯的奶奶,最亲的人是这个最疼他,最宠他的太爷爷。
    老爷子见到小家伙哭个不停,心疼坏了。
    最后一咬牙也决定带着。
    反正也只是出去一年,身边御医等一系列的人都跟随着。
    再加上朱瞻圭身边也不缺任何药物,也不怕在茫茫大海上孩子生个病啥的。
    所以老爷子在朱胖胖儿媳妇张氏等人幽怨的眼神,带着小家伙兴高采烈的出发了。
    随行的除了一开始定下的人外,还有随行的太监宫女,御厨等,其他相关人员。
    老爷子说是跟朱瞻圭一起去出海远征,其实更像出去郊游的。
    海上的战争,说实话他懂的真不多。
    他这次出去,主要是观察外国的环境,纠正朱瞻圭出现的一些错误。
    对于海上作战等方面,他只是以观察为主,不会轻易的发言。
    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
    主帅不懂瞎指挥,那可是会连累整个军团的。
    “爷爷您累了吧?我抱一会儿吧!”
    得知老爷子要带的小家伙跟自己的丈夫出海远行,赵灵儿最终还是舍不得孩子,忍不住对丈夫的思念,把家里的事情交给了胡善祥,自己也跟了过来。
    对于孙媳妇也要跟着,老爷子也没说什么。
    那臭小子整天在海外晃悠,身边也该有个贴己人跟着。
    再说了,外面的花花世界诱惑那么大,这臭小子已经开了荤了,要万一一个没忍住,过两年给自己带了一大堆混血重孙子咋办。
    想着一群黑黑白白的小家伙喊自己太爷爷,老爷子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没事,我还能抱得动,这里海风和太阳大,你别晒着吹着了,去凉棚里等着吧!”
    已经把小家伙当成身上挂件的老爷子,随意的摆了摆手,拒绝了孙媳妇想接过孩子的想法。
    最后看了看头顶的太阳,感受着海面吹过来的狂风。
    想着孙媳妇一个女孩家,风吹日晒的,恐怕受不了,便让其先回凉亭休息。
    “呜呜呜…”
    但还没有等赵灵儿回声,不远处的一个瞭望塔上响起了号角声。
    “哈哈,陛下,太孙殿下回来了!”
    在一旁带着一大堆户部人员等待的夏原吉,兴奋的冲上前,拿起一个单筒望远镜就往海面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