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争魏 > 第199章
    时也、命也。
    部下从蒙虓嘴中听出了死志。
    一些人再度鼓起勇气,另一些人面面相觑,不动声色的向北撤退。
    蒙虓视而不见,大声吼道:“杨将军已在来援途中,守住、就能活下去!”
    这句话给疲惫的人们重新注入了生机。
    女人、孩子们从尸体手中捡起刀剑。
    秦人的勇武血性在这一刻爆发。
    “杀!”仿佛遵从灵魂中吼出这一个字。
    战场因而变得更加惨烈。
    男人挡在前面,女人孩子从缝隙中钻出,生锈的刀剑刺入仇敌的胸腹。
    羌人不可思议的望着眼前一幕。
    终于,不可思议变成了恐惧。
    羌人的暴虐无法击败秦人的决绝。
    血越流越多。
    羌人的、秦胡的。
    然而羌人实在太多了,三面淹没而来。
    蒙虓提起生锈的长刀,望了一眼西边,然后义无反顾走上前阵。
    西边,落日滑向皑皑雪峰之间,金褐色中带着无边无际的寒意,仿佛天地山川都被染上了一层锈色。
    “秦人要断绝了。”蒙虓举起了刀,心中默念,万般不甘万般无奈化作万般的无奈,“那就用这些贼子的血来祭奠。”
    如同一头猛虎撞入狼群之中。
    刀光闪动,四面披靡。
    只是猛虎也无法改变局势。
    战争从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勇猛而转变。
    羌人势强,秦胡势弱。
    蒙虓的心逐渐沉入谷底。
    感觉自己要被天边奔涌而来的暮色吞没。
    女人孩子已然力竭,无助的瘫坐在地。
    男人们还在咬牙抵抗。
    而羌人的淫笑声越来越大。
    滚滚暮色从西而来。
    然而在暮色之中,有不一样的声音。
    那是铁甲铿锵之声……
    蒙虓狂喜的望着西面,“杨将军!”
    男人女儿孩子也望着西面。
    羌人们也望着西面。
    “贼子何敢杀我族亲!”一支甲士从暮色中奔出,几千人的怒吼震动天地。
    黑色的铁甲在火光中泛着死亡的光泽,森然的长刀隐隐闪烁着白芒。
    仿佛涌动黑云中闪动的雷芒。
    夫战者,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必克之!
    秦胡力竭,羌人势衰。
    而杨峥锋芒正盛!
    百余雄健亲卫从甲士中奔出,当先一将,高举狼牙棒,势若奔雷,嘴中怒吼:“蒙虓,死了没有!”
    十几个羌人不知轻重,上前阻挡。
    狼牙棒扫过,脑浆与鲜血齐飞,竟然没有一合之将。
    身旁亲兵,也是龙精虎猛之辈,环首刀起落,人头滚滚。
    两千甲士,向前挺进,似汤泼雪,如破竹之势。
    羌人本无阵列,与秦胡血战良久,遭受背后一击,兵败如山倒。
    山间狼嚎声越发大声,仿佛嗅到了杨峥的气息。
    “哈哈,刘珩兄弟,我还没死!”已杀入敌中的蒙虓仰天狂笑,身体中又被注入了无穷的力量。
    刘珩也裂着嘴大笑,“没死就好,我来住你!”
    狼牙棒在敌群中扫动,带起一片惨嚎之声。
    二人在战场上豪情四射,杨峥忍不住有些好笑,指挥着士卒向烧当羌大纛突进。
    长矛攒刺,仿佛在平地间凿出一条血路。
    羌人的士气不可避免的被击溃了。
    羌人四散奔逃。
    三百步外的大纛,倒在地上,被无数羌人的脚板践踏。
    第一百四十八章 坞堡
    西平的治所虽然在西都城。
    但西都是魏文帝曹丕黄初三年才扩建的,其底蕴远远不如矗立了三百多年的临羌城。
    汉武帝元狩二年,霍去病进取河西,于此地建城。
    汉宣帝神爵元年,赵充国平定西羌,开屯田,以定羌人。
    此城地处药水湟水三角地带,湟水在南,羌水在西,沙岭在北,戎峡在东。
    堪为祁连山之南第一重镇。
    向南俯视河湟谷地,向西雄视西海草原,向北可窥伺武威。
    所谓关山锁钥不过如此。
    在迷当的注意力转向西海之时,也渐渐意识到临羌城的重要。
    但为时已晚。
    羌人没有如此远见,从汉羌大战就可以看出,羌人不擅远谋,打到哪算哪。
    一次次揭竿而起,一次次被汉军镇压。
    潮水般的羌人涌向城墙。
    临羌城仿佛睡着了一般,没有丝毫动静。
    这让羌人们起了一些侥幸之心。
    他们踩着尸体,架起长梯,小心翼翼的攀爬。
    羌人本就不擅攻城。
    只因背后有雪亮的长刀。
    凡是临阵而逃的人,全被削去四肢,丢在湟水河中哀嚎。
    与这种死法相比,死在城下反而是一种解脱。
    好在这座城已经被猛攻五天。
    所有羌人都觉得,这座城不会撑太久。
    几名勇士已经快爬上城墙,城下、营地里的人都注视着他们。
    咚、咚、咚……
    然而噩梦一样的战鼓声,再次响起。
    仿佛捶打着他们的心脏。
    没有喊声,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
    只有长矛向前突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