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争魏 > 第204章
    现在敌人守城的兵力还在己方之上,这怎么打?
    “属下愿为前锋!”蒙虓看出杨峥的难处,上前请战。
    他的好意杨峥自然知道,但既然接纳了秦胡,秦胡就是自己的手足兄弟。
    不能让他们白白上去送死。
    杨峥苦思冥想,忽然看到河南建威城有几队羌卒向河北归义城行进。
    两城间隔约在十里左右。
    中间一座河桥相连。
    建威城地处河南,附近除了河桥,没有其他桥梁渡河。
    这大概是他们的信心所在。
    兵法有云: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避敌之实,攻敌之虚,此为上计。
    城是死的,黄河也是死的,但人是活的。
    倘若先拿下敌人背后的建威城,对敌人的心理打击何其之大?
    彼时,归义城就成了河北的一座孤城,或许能不攻自破。
    杨峥心念一动,“斥候,附近可曾还有其他渡河之处?”
    几个斥候全都摇头。
    杨峥不禁失望,渡不了河,看破敌人的弱点也是枉然。
    黄河水声轰隆作响,仿佛在嘲笑杨峥的异想天开。
    “附近可有水流平缓处?”
    斥候们又摇头。
    这他娘的怎么办?杨峥老血憋在胸前。
    “此地之南二十三里,有一青羊峡,水流有所减缓。”终于有名斥候想起来了。
    有所减缓,就是还有机会!
    邓艾六七十岁的高龄,裹着摊子就往悬崖下滚,最终偷渡阴平,成就不世之功。
    这年头干什么都得玩命!
    “全军起行!”杨峥一声令下,向下游行进。
    二十里地,战马两个时辰就到了。
    此时天色已亮。
    的确如斥候所言,水势有所减缓。
    但河面上到处都是方圆两三丈大小的漩涡……
    仿佛一张张怪物的嘴,等着血肉来自投罗网。
    杨峥的老血上升到喉咙里,更难受了。
    这他妈的能渡河?
    斥候眼神躲躲闪闪。
    但现在也不能怪他。
    “我来!”刘珩二话不说,扯下盔甲和衣服,赤、条条的走向河边。
    “你着什么急?”杨峥一口老血恨不得喷他脸上,“先去砍伐木料,弄些绳子。”
    人多力量大,不用一盏茶的功夫,木料绳索都有了。
    几条木排瞬间就制作完成。
    杨峥望着那些漩涡直皱眉。
    刘珩动作太猛,把衣服都扯烂了,只能拿几片盔甲遮挡密处,“我来!”
    动作有些滑稽,但杨峥却笑不出来。
    这厮虽然粗鲁狂躁,却格外忠心。
    现在他是用命来报答自己。
    刘珩直接就把绳索捆在身上,“将军安心,我刘珩死不了,小时候村口黄瞎子说我有王侯之命。”
    “当心!”事已至此,杨峥只能让他上了。
    也只有他的神力,能在河水中挣扎出一条命来。
    刘珩踩上木筏,扔掉挡在密处的盔甲,凶器直接暴露在朝阳下,回头,神色扭扭捏捏,“万一、万一属下没了,将军一定要记得那几个秦胡女人,肚子里说不定就有我的种。”
    “你绝不会出事!”杨峥道,“这一关过了,老子给你娶一百个女人!”
    “哈哈哈,好!”
    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城
    青羊峡的平缓只是相对的。
    若没有漩涡,也许能勉强渡河。
    有了漩涡,说明水下暗流汹涌。
    杨峥只能祈祷老天爷开眼了。
    此战再这么打下去,就会两败俱伤,耽误了春耕,杨峥的勃勃野心也只能如这黄河水一样付之东流了。
    到时候可没地方去抢粮食。
    附近的武威、张掖、敦煌都不是易与之辈。
    夏侯霸虽然升任秦州刺史,但他面临的压力和麻烦绝不会比自己小。
    刘珩踩着木筏,以一根长矛作撑篙,身上缠了几圈绳索,顺流而下,不断的改变方向,试图借助激流冲到对岸。
    也亏得他神力惊人,在绳索的拉扯下,几次强行扭转方向,躲过漩涡。
    岸边的士卒都为他捏着一把汗。
    木筏在汹涌河水中载浮载沉,两三百步宽的河道整整花了一个时辰。
    眼看就要绕过最后一个漩涡到对岸,木筏却在此时忽然四分五裂,刘珩整个人顿时落入水中。
    绳索本来就是树皮和缰绳临时搓成的。
    浸泡时间一长,便经受不住水下暗流。
    杨峥一惊,刚要令人拉刘珩回来,刘珩抱着圆木拼命向对岸挣。
    浪花飞溅,仿佛一条大鱼在拍打浪花。
    “将军?”亲卫们纷纷望向杨峥。
    杨峥咬牙道:“让他试试!”
    不是杨峥心狠,而是拉回来也有巨大风险,绳索不一定能承受漩涡的撕扯。
    河水滔滔,浪花飞溅。
    刘珩与木头时而被河水吞没,时而被河水推出。
    寻常人早就被水浪拍打的失去知觉。
    而他却还在水中奋力挣扎着。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几个秦胡对着涛涛河水大吼。
    很多字的发音已经变了,但并不妨碍这首诗中宣泄而出的激昂悲壮。
    终于,挣扎了快半个时辰,刘珩一把扯住南岸的树藤,爬上南岸,趴在地上半炷香的时间,才缓缓站起,仰头对着黄河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