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争魏 > 第341章
    刘珩穿着他找来的破布,领着百余人,敲锣打鼓,嚎哭震天的向北边陈泰大营走去。
    一路走,一路哭嚎,一路敲锣打鼓,“冤枉啊,请陈刺史为我等主持公道!”
    背后两根竹竿拉着一面大横幅:
    苍天无眼,国之忠良无端遭受欺凌。
    公道何在,乱臣贼子肆意屠戮士民。
    为了增加效果,上面还按了一堆血手印,弄得血淋淋的,大摇大摆走向陈泰大营。
    营中奔出一队骑兵,眨眼就穿过浮桥,围住众人,手中长刀雪亮,为首一将怒喝:“尔等好大胆子!”
    雪亮的刀子在眼前晃来晃去,却没有一个人退缩。
    尤其是刘珩,脖颈通红,扯着喉咙冲营地中吼道:“请朝廷还我西平一个公道!”
    他这一嗓子穿透力极强,仿佛漫山遍野都是他的回声。
    锣鼓又敲了起来,弄得两营之间乌烟瘴气。
    这么大的动静,陈泰自然看到了。
    一向严肃的脸上起了些变化,似笑非笑、似怒非怒。
    自从高平陵之变后,他的脸上就很少出现这种神色。
    旁边的许允却笑了起来,“这个杨兴云,好生诡计多端,他是国之忠良否?”
    “他是在试探我的心思。”陈泰压低声音,尽量收敛住自己的情绪,不过笑意依然漫过嘴角。
    “这岂非多此一举?玄伯若是要对付他,他焉能如此活蹦乱跳的?”许允摇摇头。
    不过陈泰嘴角的一丝笑意却瞬间消散了,幽幽道:“高平陵之事,你我已成无信之人……”
    人无信不立。
    名士大多爱惜羽毛,许允脸色也黯淡下来。
    陈泰道:“走吧,你我一起去会会这个杨兴云。”
    两百多名甲士簇拥着二人渡河。
    陈泰目光在刘珩身上扫了两眼,“去唤杨峥出来。”
    声音不大,也不是很严厉,但刘珩的一腔杀气和怒气就此消散。
    长居高位,镇守一方,时过天命之年的陈泰什么人没有见到过?
    刘珩的凶恶,多少有些色厉内荏,碰到真正的大人物,已经是虚的。
    喊冤声停了,锣鼓声也戛然而止。
    几人正不知所措的时候,南营十几骑已经赶来,杨峥滚鞍下马,拜在陈泰面前,“属下杨峥拜见陈公、许侍中。”
    许允目光幽幽,神色复杂。
    而陈泰的目光冷如寒霜,“杨峥,你好大胆子,擅自攻打金城,此为谋逆作乱!”
    如果杨峥还是几年前骆谷中的杨峥,说不定还真有些心虚。
    “邓艾擅自攻我,杀大魏将士与百姓,都不是谋逆作乱,属下驱赶乱军收复金城,却是谋逆作乱?还望陈公还西平士民一个公道。”有些事情可以做,但不能说,更不能撕破脸皮。
    华夏几千年的传统,任何事一旦上升到嘴皮官司,这事基本上也就不了了之。
    对于陈泰,杨峥还是抱有相当敬意的。
    “此事不妨禀明朝廷,自会有公断。”许允忽然开口道。
    杨峥心中一动,暗道自己真是迟钝,居然忘了上书朝廷。
    这是一个很大的疏忽。
    有时候真相是什么不重要,态度才是最重要。
    以后会不会再兵戎相见,那是以后的事,而现在,司马父子需要这个颜面。
    杨峥的目光与许允轻轻碰触,而他却颔首浅笑。
    “峥愿听明公处置!”杨峥拱手道。
    陈泰盯着杨峥,“邓艾之事,某自会上书弹劾。”
    杨峥一阵无语,有司马懿在,你就是弹劾一万次,也不会有用。
    上一次邓艾攻打夏侯霸的允吾,陈泰也说过要弹劾。
    邓艾不仅没有受到牵连,还一跃成为雍州刺史。
    “多谢陈公!”杨峥有气无力的奉承了一句。
    “金城之乱既已平息,你可以领军退回西平。”陈泰话锋一转道。
    这场对话终于进入实质性阶段。
    杨峥得金城,则可以反过来压制武威,陈泰收回金城,则西平西海还是被凉州抱进怀中。
    关乎自己的切身利益,杨峥岂能后退?
    吃进嘴的鸭子,还能让它飞走不成?
    不过陈泰身为凉州刺史,收回金城合理合法。
    倒让杨峥一时不知道如何反驳。
    “金城羌胡未定,一直是雍凉致乱之源,为了雍凉之稳定,属下暂时不能退兵。”杨峥找了个不是理由的理由。
    对陈泰的敬意是敬意,但利益是利益,该争的时候一定要争。
    陈泰冷笑一声,“羌胡不劳你操心,某麾下儿郎自会讨平。”
    杨峥寸步不让,“属下为朝廷护羌中郎将,职责在身,不敢有半分松懈!”
    汉代护羌校尉几乎与凉州刺史平齐了,权力极大。
    护羌中郎将权力也不小。
    而且陈泰没有持节、都督雍凉诸军事之权,杨峥可以反驳他。
    权力的本质是掌握多少实力。
    杨峥横跨西海西平河曲偌大的领地,真发起狠来,砸锅卖铁,弄出一支“十万大军”不难。
    而陈泰刚刚赴任凉州,河西五郡的情势比西平更复杂。
    内部豪强势力更大,从汉末起便在此盘根错节,外部鲜卑、匈奴、羌胡……
    短时间内,陈泰不可能对凉州完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