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争魏 > 第475章
    此时的杨峥连劝降的话都说不出口,因为那是对他的侮辱。
    他选择留在此地,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
    胡奋不可能投降自己,正如自己不可能投降司马氏一样。
    这是宿命。
    胡奋大笑一声,“好!”
    双手紧握环首刀,步履蹒跚的向杨峥发出最后冲锋。
    杨峥也提刀向他冲去。
    一缕鲜血荡开,洒在杨峥脸上,长刀已经透背而出,胡奋双膝一软,要跪下的时候,被杨峥一把提起。
    与其说是决一死战,还不如说是胡奋故意撞在杨峥刀上。
    “多、谢了……”
    从他嘴中说出的最后三个字,然后双手无力的垂下。
    正元二年二月,一个战士死了。
    第三百五十章 投归
    杨峥呆呆站在关城之中,心中略感几分凄凉。
    奴隶们已经开始打扫战场。
    几百个俘虏被押送进来,按在地上。
    “胡奋失武威,又不能拒我军于萧关之外,屡败之将,于司马氏已无用处,为了胡家,不得不以死谢罪。”卫瓘轻声说道。
    胡家与司马家捆绑太深了,死在萧关,还有个体面,若是退回洛阳,很难说司马家会怎么对他。
    杨峥收拾心情,对身边从人道:“厚葬胡奋,放归俘虏,让他们带话回去,自己收敛子弟尸首。”
    孟观一愣,“将军就这么放过安定豪右?”
    刘珩也哇哇乱嚷:“给我一千兵马,现在就去抄了他们,鸡犬不留!”
    西北之地,但凡豪强,一定会有私兵,还有坞堡。
    杨峥固然可以借这个由头把他们连根拔起、鸡犬不留,只是,武威的士家豪右作何感想?整个凉州还有更多的豪强,中原更是多如牛毛。
    难道要与天下为敌?
    牵一发而动全身。
    安定张氏与敦煌张氏有联系。
    敦煌太守皇甫隆正是出身安定皇甫氏。
    士族豪强不是洪水猛兽,更不是一块铁板。
    可以说,如何处理好与士族豪强的关系,关乎杨峥能走多远,以后能达到何种高度。
    既不能如曹氏、司马氏那般妥协,也不能与他们完全反目成仇。
    这需要极高的政治智慧和手腕。
    对杨峥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但无论如何,杨峥愿意迈出这一步。
    所以才先释放善意,以安定为模板,尝试与豪强相处,这是第一步。
    至于第二步、第三步,杨峥只有一个大概的方向,这世上什么不是走一步看一步?
    历史中可以借鉴的太多了,太阳之下并无新事。
    这是杨峥的最大优势!
    从大汉开始,再到南北朝至隋唐,都在压制士族门阀,也没见他们揭竿而起不死不休。
    “今后,豪右也将成为某的子民!”杨峥霸气侧漏,心中涌起前所未有的信心,刀子捏在自己手上,难道还怕他们不按自己的来?
    刘珩呆了呆。
    卫瓘与孟观则震惊的望着杨峥。
    庞青则刷刷的在小本上记着些什么。
    “将军之胸襟令人佩服。”卫瓘脸上涌起前所未有的神情,惊讶、佩服、以及一丝丝崇敬。
    杨峥只当他拍了个马屁,“伯玉取笑了,如果他们不识抬举,那就休怪本将手中的刀不讲情面。”
    俘虏放归,休整两日之后,陆陆续续有老弱妇孺来收敛尸体。
    嚎哭之声颇为凄惨。
    也有强项之人破口大骂,骂西平军的有,但更多的是骂胡氏、皇甫氏、张氏等等豪右。
    还有人主动进入城中,要为西平军带路,去清剿安定豪强。
    而杨峥的克制,西平军秋毫无犯,赢得了不少人心。
    骂西平军的声音渐渐少了。
    又过了两日,终于有豪右主动拜访。
    而且还是熟人,当初破羌之战俘虏的皇甫闿。
    皇甫家当年也是显赫一时。
    凉州三明之一的皇甫规,汉末顶梁柱般存在的皇甫嵩。
    汉末大乱,皇甫嵩讨平黄巾,剿灭王国,南征北战,威震天下,时朝政日非,海内空虚,有汉阳人阎忠劝他把握机会,南面称制,皇甫嵩忠心汉室,不纳其谋,皇甫氏因此也逐渐衰弱。
    “将军首倡义旗,进讨司马氏,以天下为已任,不计个人荣辱,皇甫家深为敬佩。”皇甫闿上来就是一阵马屁。
    杨峥一愣,这说的是自己?也太伟光正了。
    不过转念一想,这曹魏的天下,除了毌丘俭,也就自己还举着曹氏的大旗。
    算算时间,毌丘俭差不多凉了。
    司马师应该也被文鸯吓死了。
    “大丈夫既食君禄,当为国分忧,某三代为曹家故旧,岂能忘恩负义,司马氏逼凌天子,擅行废立之事,与莽、卓何异?天下皆惧其威势,独我杨峥不惧,某与司马氏誓不两立!”杨峥半真半假道。
    曹爽的仇也就罢了,毕竟这厮也不是啥好鸟。
    但夏侯玄的仇,不能不报。
    还有自己名义上的父亲杨攸,都是死在司马家手中。
    这笔账,不能就这么算了。
    皇甫闿脸上一半惭愧,一半敬重,拱手道:“皇甫家愿出部曲一千,同举大义!”
    这个结果也在杨峥的预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