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争魏 > 第760章
    安定郡的泾水也是一条水道。
    淠彼泾舟,烝徒楫之。
    但很多地方是激流,很多地方又水量不足,太浅,无法走大船,只能小船渡人。
    李密、陈寿在南北两道上建立驿站,设置烽燧,疏浚河道,扩宽道路。
    只要提供一日两餐,山里面的野人都跑出来做工。
    杨峥曾天真的想重新挖通略阳至陈仓的北汉水河道。
    但话一说出口,鲁芝就摇摇头,“大王若要重续汉水,要行移山倒海之功!武都以北,全被山石阻隔,数百万人几十年都难以成功!”
    若能重续汉水,汉武帝一定不会闲着。
    当年曹操就不会舍弃汉中,把人都迁走。
    诸葛武侯也不至于发明木牛流马。
    这些牛人都没动工,说明根本无法完成。
    武都大地震就相当于与秦岭大地震,低谷变丘陵,丘陵变沟壑。
    这种工程量不是这个时代能完成的。
    “大王有此心,修葺傥骆道、褒斜栈即可,傥骆道行人,褒斜栈输粮。”鲁芝这几天身体逐渐恢复,脸色也红润起来。
    杨峥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安置进了长安大宅之中,接回鲁敬的家眷,招募了十几个下人,照顾鲁家。
    划了长安城外八百亩良田给他。
    又赏赐钱帛三十车。
    鲁芝坚辞不受,杨峥来了一句,“鲁公若是不受,姑臧何人敢受?上护军就当有上护军的体面!”
    只要是合法所得,都应该被鼓励。
    鲁芝本来还要推辞,但见到次子鲁敬幽怨的眼神,最终还是接受了。
    傥骆道从扶风郡盩厔直达汉中洋县,是秦岭诸道中最短的一条。
    曹爽十几万人就是从此道伐蜀,被挡在兴势围。
    既然能走十几万大军,说明道路条件尚可。
    褒斜道相对平缓,是秦岭诸道中最重要的一条,史记有记载: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商旅联槅,隐隐展展,冠带交错,方辕接轸。
    两汉以来,蜀中物资经由此道输送关中,关中人文经由此道输入蜀地。
    魏蜀对峙,这条道才渐渐失去原本功效。
    “此事侄儿自会吩咐人去办。”杨峥也觉得重修褒斜道划算一些。
    “大王!”庞青火急火燎的赶来,“偏将军马隆力挽狂澜,太原守住了。”
    “马隆?”杨峥摸了摸额头,太原有他,守住也就不奇怪了。
    “恭喜大王!”鲁芝也一脸高兴之色。
    太原守住,秦国的两个战略点就守住了。
    关中也就安稳许多。
    不过庞青的脸色有些古怪。
    这么多年共事,杨峥一见他脸色,就知道还有下文。
    鲁芝老于世故,知道庞青是在避讳他,拱手道:“承蒙大王悉心照料,臣已无大碍,近日军情繁多,来往频密,反而不利老朽将养,为大王计,为老朽计,还请大王以国事为重。”
    “伯父这是在驱赶小侄?”杨峥难得的开了个玩笑。
    鲁芝会心一笑,“岂敢岂敢!大王请便。”
    杨峥见他身体的确恢复了,也就不再拖泥带水,拱手告辞。
    一出鲁府,杨峥便问道:“怎么回事?”
    “马隆杀校尉周兴夺兵权,城中豪强作乱,欲里应外合,重归司马氏,马隆当机立断,杀作乱豪强近万!”
    “嘶”的一声,杨峥倒抽一口凉气。
    马隆竟然如此心狠手辣?
    历史上的马隆虽然出身寒门,但一直是个谦谦君子道德模范……
    这比自己还要干脆!
    难怪庞青要在鲁芝面前遮遮掩掩。
    不过话又说回来,若非如此雷霆手段,太原能守住吗?
    杨峥忽然想到后世伟人说过的一句话,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一团和气……
    “低调处理,不可四处传扬……”
    很难说马隆这么干会对关西和蜀中士族豪强产生何种影响。
    “唯!”庞青拱手。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马隆是一柄神剑,自己有没有这个魄力用他?
    杨峥一向的原则是温水煮青蛙,士族豪强中也有可用之人,分而化之,大而小之。
    而马隆是快刀斩乱麻。
    很难说孰优孰劣。
    有一点可以肯定,以后的太原就是秦国的太原。
    一向不声不响的马隆竟然如此生猛。
    “传令,封马隆为太原太守,都督并州诸军事,进虎贲郎将,翟阴亭侯,赐宝刀宝剑十口!”
    都走到今天了,还有什么不敢用的?
    司马家弄出占田制之后,与士族豪强就已经是不死不休之局。
    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除非杨峥也像司马昭一样,分封境内士族豪强……
    但历史已经证明这条路是死胡同。
    自己这么做了,跟司马家有何区别?
    再者,关西不是关东。
    这些骄兵悍将们,会允许手无寸功的士族豪强凌驾在自己头上?
    关西的几个大族,皇甫氏、张氏、索氏,跟关东的荀氏、陈氏、王氏、羊氏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第五百七十三章 送行
    “罪臣愧对大王!”
    一个月后,周煜被调回长安。
    形色枯槁,容颜削瘦,衣衫褴褛,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秦国的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