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争魏 > 第939章
    不过转念一想,这是士族的常态,一切以家族利益为重。
    司马炎即便是皇帝也不能左右。
    钟会在江东崛起,其实也是颍川士族在江东开枝散叶。
    荀勖是钟会的外甥,这种姻亲的联系始终是无法磨灭的。
    眼下吞并江东已经不现实,钟会部曲的战力在濡须已经展示过了。
    荆州还有陆抗。
    只能看羊祜在襄阳经营的如何了。
    不过这需要时间。
    或许数年之后,钟会与陆家反目,机会也就有了。
    “那就派出使臣,联络东吴!”现在的司马炎还算是个合格的皇帝。
    “陛下英明!”荀勖拱手,正好撞到贾充不怀好意的目光。
    “孙皓刚刚被陛下擒获,此仇亦不共戴天,江东岂肯罢休?倘若江东君臣让归还孙皓,荀君以为改如何应对?”果然,贾充泼了一瓢冷水。
    荀勖才智其实不在贾充之下,一直明哲保身,爱惜羽毛,没有贾充豁得出去,什么事都敢帮司马家干。
    轻笑两声道:“江东士族连丁奉都可以舍弃,一个孙皓又能如何?江东之主并非孙家,也并非钟会,江东士族!恕在下直言,孙皓已然被他们舍弃,非但不是我们的负担,还是我们的助力,一旦放出风声,要送还孙皓,江东士族定有求必应!”
    司马炎大笑两声,“妙哉、妙哉!”
    第一次发现孙皓这活宝还是有些用的,至少可以拿来威胁和分化江东。
    孙皓回到江东,还能绕了陆凯、孟宗等人?
    江东一定又会天翻地覆!
    贾充一阵无语,知道荀勖说的是真,他也是士族,知道士族的德性,三角眼里眼珠子一转,计上心头,“公曾之智,天下少有,不亚于当年荀令君,此去结好江东,非公曾不可,他人绝不能成事!”
    江东的水深得很,荀勖去了,能不能活着回来还是一回事。
    即便活着回来,贾充还可进谗司马炎,说他暗中勾结钟会。
    放眼中原,除了荀勖没有其他人更合适。
    司马炎望着荀勖,“公曾意下如何?”
    荀勖瞥了一眼贾充,这厮已经把坑给他挖好了,不跳是不行了,眼角余光扫到“睡着”的石苞,暗忖还是这老狐狸精明,“臣愿赴江东!”
    “哈哈,公曾真乃国士也。”司马炎非常满意。
    此时,石苞的眼皮微微张开,露出一抹精光,不过不是看向荀勖和贾充,而是陈骞。
    “接风宴”弄的不欢而散,但议事却非常圆满。
    各人皮笑脸不笑的各回各家。
    石苞一回到自己府邸,腰不疼了,腿了不酸了,独处暖室思索。
    石苞其实跟钟会一样,也是死中求生。
    当年被司马昭、司马炎猜忌,举族命悬一线,现在全被他盘活了。
    还成了晋国的大司马,侍中,乐陵郡公。
    在洛阳也算权倾一时了,唯一的短处就是家族不兴,没有荀氏、王氏、贾氏等老牌士族的底蕴。
    所以他这把老骨头还要继续挺着,直到几个儿子、孙子成长起来。
    “父亲今日可有大事?”十七岁的幼子石崇端着茶水前来伺候。
    “原来是齐奴啊。”石苞一看见自己的儿子就深感欣慰。
    六个儿子,全都比较成器,在朝中各有官职,有几个还被评为名士。
    尤其是小儿子石崇,敏捷聪明,有勇有谋,石苞一向刮目相看。
    “今日陛下商讨伐秦之事,陈骞欲令为父为前部督。”
    “此事万万不可!”石崇连连挥手。
    “哦,这是为何?”石苞笑问,此言正合他心意。
    什么仗能打,什么仗不能打,石苞虽然上了年纪,却比谁都清醒。
    “前次父亲当众辱骂陈骞无能,坐视代郡落入秦贼之手,今日必是陈骞谋害父亲,秦军一向骁勇,数年不出,深不可测,父亲若为前部督,则是必死之局也!父亲若败,石家亦获罪也!”
    “哈哈,你说的不错,陈骞老匹夫这是拿为父的头颅试秦人的刀锋,其心可诛!”
    经历襄阳之战合肥之战后,石苞的军功已然足够,地位也日趋稳固,没必要再去冒风险了。
    另一方面,这年头功劳太大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司马炎的猜忌之心不在其父之下。
    “陈骞要借刀杀人,为父还施其身!从明日起,为父重病卧床,不见外客!”石苞低声道,“另外,这段时间不要再跟秦人不清不楚的了,生意全部不要,低调行事,不要被别人抓住把柄!”
    吃一堑长一智。
    上一次督镇扬州,与江东的生意做的风生水起,被淮北监军王琛抓住把柄,险些要了石苞的命。
    石崇全身一震,“儿知晓。”
    石苞和邓艾都是司马懿的门徒,装起病来像模像样。
    脸上全无一点血色,神志不清。
    连司马炎派来的太医都看不出破绽。
    太医去了,司马炎还亲自来探望,但也看出任何破绽。
    伐秦前部督一职的人选顿时空了出来。
    此战明显是恶战,贾充不行,荀勖去了江东,司马骏不敢用,至于司马伷、司马伦、司马干、司马肜这些“人才”,司马炎更不敢作指望。
    思来想去,发现唯一合适的人选,只有陈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