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疯王 > 第350章
    这其实也是一种赏赐,毕竟福王府的富奢那是出了名的,随便搜到点什么都老值钱了,国库是不能让手下人乱拿,其他地方的财货就没必要管了。
    很快,两万余步卒便在福王府里翻箱倒柜兴奋的翻找起来。
    至于粮库,那肯定不用这么找,福王府里少说夜有上百万石粮食,就算全存万石仓里面那最少也是上百个万石仓,那么大的万石仓,用得着翻找吗?
    这些人主要是在翻找财货,没有财货,布匹衣物甚至是被褥什么的那也不错啊。
    毕竟,他们原本都是穷得叮当响的饥民,连身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这些步卒正在福王府里兴奋的翻找着呢,高一功和田见秀却是带着手下骑兵垂头丧气的回来了。
    他们并没有追到福王,而且南面城墙防守相当严密,他们才刚靠近便挨了好几轮箭雨,伤了不少手下。
    福王到底跑哪里去了呢?
    按理来说,福王应该不可能往东西两边跑,因为他们是从北面冲进来的,福王就算是再蠢也能猜到了,王绍禹肯定叛变投诚了,那么,王绍禹手下的刘见义和罗泰肯定也靠不住。
    这种情况下,福王只要不是脑子进水了便会往南逃,因为只有县令刘芳远靠得住一点。
    刘芳远率军来镇守福王府北面城墙就说明了这一点,福王要不是往南逃的,刘芳远怎么可能这么快跑过呢?
    难道这会儿福王就在南面的城墙上?
    李自成着实想不到福王朱常洵到底跑哪里去了,要是这家伙跑东西两边去了,刘见义和罗泰应该早就派人将其押送过来了。
    至于什么从南边逃出城去,那就更不可能了,因为南门外有李过四万余人马,福王就算是插上翅膀也飞不掉。
    那么,福王到底逃哪里去了呢?
    朱常洵的确是往南逃的。
    不过,当他逃到南门,令刘芳远打开城门放他们出去的时候,刘芳远却是连连劝阻,不肯开城门。
    开玩笑呢,城外可是有好几万反贼,城门一开,反贼岂不全冲进来了。
    问题,这个时候如果不跑,等天一亮,反贼两面夹击之下,刘芳远仅凭五千乡勇和护院也坚持不了多久啊。
    至于回城里躲起来福王是万万不敢的,那岂不是给人瓮中捉鳖,一旦李自成完全占领洛阳,他迟早要被人家搜出来。
    最后,还是刘芳远想出了个折中的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用吊篮把福王一行人从城墙的阴暗处吊下去,这样他们就可以趁着夜色逃跑了。
    毕竟,贼寇是不敢接近城门百步范围来吃箭雨的。
    这么黑的天,打开城门是不行,动静太大,反贼肯定会发现,但用吊篮把人从阴暗处吊下去就不一样了,一点动静都没有,反贼肯定发现不了。
    就这样,福王一家子和随行的太监锦衣卫都被刘芳远用吊篮吊下了城墙,黑灯瞎火的,远处的贼寇果然没有察觉。
    至于福王去了哪里,刘芳远也不知道。
    他只知道,内外夹击之下,自己肯定扛不了多久,到时候他肯定会落贼寇手里。
    如果他知道福王去了哪里,十有八九会被贼寇逼问出来,所以,他干脆不问!
    第266章 金银财宝又去哪儿啦
    清晨,朝阳初升,热闹了一晚上的洛阳城终于慢慢安静下来。
    洛阳城里的老百姓是害怕贼寇不敢出门,李自成手下的人马则全部聚集到了福王府附近,街上冷冷清清的,几乎一个人影都看不到。
    此时,李自成着实有点累了,但他并没有休息。
    福王一家人没逮到,着实有点遗憾,不过还好,福王府里的金银财宝都在,粮食也有上百万石,他是着着实实发了一大笔,起码,接下来一年手下十余万大军的粮饷是不用愁了。
    这会儿天都亮了,是该看看福王到底给他搜刮了多少金银财宝了。
    他带着手下亲卫颇有些期待的来到国库大门外。
    大门上的锁依旧好好的,刘国江也尽忠职守的守在大门口,四周围墙边上站的也全是他手下的亲卫,国库里的金银财宝应该还是原封未动的。
    传闻洛阳富于大内,福王到底搜刮了多少金银财宝呢?
    他看了看国库的牌匾,随即忍不住兴奋的挥手道:“把门打开。”
    刘国江闻言,毫不犹豫的抽出佩刀,对着大门上的铜锁一刀砍下去。
    “叮”的一声,铜锁顿时断成两截掉落在地。
    他又收起佩刀上前推开大门,这才恭敬的站到一边。
    李自成见状,不由满意的点了点。
    刘国江这小子就是听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从来不多事,也从来不多嘴。
    很好!
    他大手一挥,带着一众亲卫兴奋的往里走去。
    福王府的国库果然大,一个大院四周密密麻麻全是库房,怕不有十多间。
    而且这会儿所有库房都上着锁,这就证明,里面的东西肯定还没被人动过。
    唯一有点奇怪的是,原本挂库房门上的牌子好像都被人取掉了,就剩下几个空荡荡的挂钩在哪里,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他要知道原来牌子上写的是山珍海味,绫罗绸缎什么的,估计能一口血喷出来。
    当然,他这会儿还不知道,所以,他这血还没有喷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