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王冠 > 第49章
    鬼知道这小子弄出沐浴露和润肤水后,还会不会搞出其他莫名其妙但又会让皇后芳心大悦的古怪玩意儿。
    一念及此,朱棣就觉得那两千五百两的白银花得真肉疼,这还只是个开始……以后钱还得继续花,转念一想,天下都是我朱棣的,难道给自己女人们花点钱,老子还要青史留个臭名不成,没道理嘛。
    纪纲心里大恨。
    在他眼中,没有他锦衣卫办不下来的人,哪怕靖难之战中,表面是敌人,背地里却是最大功臣的李景隆也一样。
    锦衣卫要办他,真不难。
    原本以为黄昏区区一个束发小子,我纪纲要办他阎王爷也阻止不了。
    然而现在竟然办不了他!
    纪纲心中怎能不恨。
    他不明白,为何朱棣会如此看重黄昏,只是一个刚束发的白丁少年而已,且还是装神弄鬼的建文余孽,理应是陛下的眼中钉肉中刺才对。
    朱棣何等人精,知道该给纪纲一点颜色看,让这位屠夫知道大明到底谁说了算,轻轻前倾,俯视着纪纲,目光阴冷,“纪纲,黄观在贵池县向家渡的消息,真是你北镇抚司麾下缇骑查到的,嗯?!”
    浓重的鼻音。
    纪纲只觉如泰山压顶,遍体冷汗。
    福至心灵。
    不敢再欺骗朱棣,磕头颤声道:“回陛下的话,黄观在贵池县向家渡的消息,是几天前的一个夜晚,有人摸到卑职府邸上,投箭信告知,卑职着人查过,没有查到投信之人,但那支箭上,却有……”
    犹豫着,不知道该不该说。
    朱棣拍桌,怒道:“说!”
    纪纲心一颤,他太明白朱棣了,这个人只要你忠诚于他,什么都好说,但你敢对他阴奉阳违,杀你或者杀你全家的脑袋,真是眼皮都不眨一下。
    急声道:“有三殿下的印记!”
    对不住了三殿下。
    我纪纲还不想死,只好出卖你。
    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都还没封王,大概要等确立太子之后才会封王,当然,若是朱棣不急于立太子,封王也会提前。
    纪纲确信,那封信就是朱高燧送来的。
    那枚箭上露出如此明显的“破绽”,其实不叫破绽,是故意让纪纲明白,朱高燧想和他结盟。
    朱棣闻言冷笑连连,道了一句好一个一箭三雕。
    纪纲不解,“陛下的意思……”
    朱棣神色冷峻,满脸杀意,另外一张冷血无情的面孔睥露无遗,“纪纲,着令你的锦衣卫,给朕全城彻查建文余孽,只要不是黄观和黄昏叔侄,其余人等皆可先斩后奏拿下送入诏狱!”
    纪纲心头一颤,旋即狂喜。
    今天本以为要栽,结果反而受到陛下的重用。
    纪纲又有些疑惑。
    看陛下的意思,自己被人利用了,那根箭根本就不是朱高燧的,而是建文余孽设下的计谋,其目的就是让朱棣父子相残?
    皇权社会,如果朱棣和三个儿子杀得天翻地覆,鬼知道会发生什么。
    没准建文就复辟了。
    好大的局!
    纪纲正欲退下,磨刀霍霍向余孽。
    朱棣却道:“纪纲,可还记得高贤宁,朕没记错的话,你和高贤宁还是同窗。”
    纪纲讶然,“记得。”
    纪纲虽然是个小混混,可也是读过书的,只不过读书的时候在书院里犯了事,被老师给赶了出来,至于什么事,纪纲从不对人说。
    想来就是鸡鸣狗盗或者奸淫未遂、偷窥老师女儿之类的事。
    朱棣点点头,“当日朕攻打济南,屡攻不下,写了一封劝降书,没曾想到,城内有个读书人回了朕一封《周工辅成王论》,这个读书人就是高贤宁,朕当时对其才情甚为惊艳,如今朕章江山欲兴盛世,正是这等才子为天下尽能之时。”
    纪纲愣了下,道:“卑职了解高贤宁,他极其迂腐,且倔强。”
    朱棣无奈的道:“确实如此,朕着人将他从济南带回应天,这几日见过一次,然而无法说服他,你作为他的同窗,去看看他到底是如何想法,若能说服,那是最好,若是不能……”
    人才?
    大明天下人才多了去。
    若高贤宁不跟着我朱棣混,是因为心怀建文的话,老子不介意多死几个读书人。
    杀人……
    朱棣不比朱元璋差,从没手软过。
    纪纲心里叹气。
    得了,以他对这位同窗的了解,高贤宁必死无疑了。
    第39章 有才之人未必有德
    高贤宁被朱棣放在京营天牢。
    纪纲不敢怠慢,打算去见这位同窗。
    刚出乾清宫,脑海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有没有可能,仅仅是可能,那封告诉自己黄观在贵池县向家渡的密信,来自陛下?
    目的简单:打压两个儿子的同时,有最好的借口对建文余孽进行又一轮清洗。
    一念及此,纪纲浑身冷汗。
    回首看了一眼灯火辉煌的乾清宫,纪纲生出错觉,似乎看见一头血红着双眼的狰狞巨龙,盘卧于乾清宫上,俯视天下。
    纪纲走后没多久,有人在太监领路下匆匆来到乾清宫。
    解缙。
    朱棣和他说了几句,最后让这位大才子去办一件事,总裁《明太祖实录》和《古今列女传》。
    朱棣靖难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