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王冠 > 第229章
    我黄某人不是那么好杀的。
    朱棣无语。
    他岂会不知道黄昏拒绝要铁劵的用意,都怪老爹,把铁劵的名声给弄臭了。
    黄昏又道:“臣走了?”
    朱棣:“去罢。”
    黄昏走了几步,“臣真的走了?”
    朱棣:“……”
    你想干什么?
    还是徐皇后聪慧,笑道:“黄镇抚使,听说你已提亲成功,将要迎娶我家二妹,又听说你买了所庄园,不知道装潢几何?”
    黄昏一脸愁眉,“没钱装潢啊。”
    朱棣秒懂。
    你妹!
    铁劵你不要,感情是要钱啊。
    也罢。
    出于愧疚,朱棣是真心想弥补,化解两人之间的这点心结,于是道:“你那庄园若是重新装修,大概需要多少钱?”
    黄昏早就让沈熙礼算过,低声说简单装修一下,大概一万两银子。
    朱棣:“……”
    徐皇后咳嗽一声,对朱棣说,“陛下,臣妾那里尚有一些私房钱,放着也是放着,不若为了二妹的幸福,先借给黄镇抚使?”
    朱棣没奈何,“皇后说行就行罢。”
    扎心。
    黄昏你实在欺人太甚,截胡了本该属于我的姣姣佳人,如今还要老子拿钱出来给你装修新房子,着实扎心。
    这个钱,怕是有借无还。
    不过转念一想,等以后用钱的时候,黄昏那货的时代商行做起规模了,少不了要让他掏腰包,光是修书一事,黄昏就已经允诺过的,按照他盈利的半数来说,到时候黄昏至少拿几万两白银出来,可以贴补一部分修书的用度,若是下西洋效果很好,少不得还得去薅黄昏的羊毛。
    不亏。
    徐皇后是真心想借钱给黄昏,二妹一嫁,朱棣就不会再惦念了。
    她还是单纯了点。
    没想到这钱会有去无回,还差点惹出大事。
    此是后话。
    黄昏离去之后,徐皇后也回坤宁宫,着人准备价值一万两白银的金条,送去给黄昏——这钱真得从两夫妻的私人钱包里掏。
    这点钱徐皇后还是拿得出的。
    登基之后,皇亲国戚,富贵官贾为了各种利益,没少打点,尤其是那些先前效忠建文帝的朱家亲戚,怕惹朱棣的霉头,都是走后宫路线。
    这些钱徐皇后有些不敢收,但有些还是收了。
    送钱徐皇后不收的人,都死了。
    收了的人,还活着。
    当然,不是说徐皇后干涉政事,而是有些人朱棣不愿意杀,徐皇后不收钱的话,那些人难以安心,所以徐皇后收钱,反而让那些人感恩涕零。
    朱棣睁一眼闭一眼。
    皇后章六宫,开销还是很大的,自己总不能让心爱的女人因为钱而发愁。
    ……
    ……
    纪纲走在回北镇抚司的路上,心头沉重。
    这样都搞不死黄昏?
    关键是这件事后,陛下会不会以为自己和梅殷是一伙的?
    不行。
    得改变这样的局势。
    纪纲太明白朱棣的想法了,这个时候不应该继续揪着黄昏不放,而应该钉死梅殷,让陛下明白,我纪纲绝对没有和梅殷勾结。
    至于被押入南镇抚司诏狱的周胜然,纪纲已经没空去管他。
    人才天下很多。
    少了一个周胜然,我纪纲还有李春、袁江、王谦等人。
    话说,北镇抚司有个指挥叫赵曦,此人就不错。
    等什么时候点拨下他。
    ……
    ……
    梅殷没有坐轿也没有做马车,独身一人走在应天城繁华的街道上,看着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心头越发凄凉。
    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
    早知今日,当时就不该坐视朱棣进攻应天,若是率领四十万大军出淮安勤王……
    朱棣能登基?
    笑话!
    你朱棣不厚道,就别怪我梅殷无情了。
    梅殷看着繁华应天。
    倏然间笑了起来。
    狞笑。
    我连一个宠臣黄昏都解决不了?
    那就不解决他。
    擒贼擒王!
    朱棣,我会继续安静的蛰伏,只要让我等到机会,这一次我绝对不会再做错选择。
    ……
    ……
    朱棣没有给梅殷继续蛰伏的时间。
    他亮剑逼迫梅殷。
    十几天之后,应天官场有了风言风语,说建文帝的幼子染疾,命在旦夕。
    第188章 我也喜欢你
    朱文圭才两岁。
    两岁的小孩子染疾什么的,似乎很正常,以大明王朝的生活水平,得个感冒死人都再正常不过,哪怕是皇室,也有不少小孩夭折。
    不过这事在这个时间点出现在朱文圭身上,便显得不那么正常。
    几乎就在同一日。
    凤阳那边又传出消息,被贬为庶人的朱允炆兄弟朱允熥,饮酒过度昏迷不醒,性命岌岌可危,朱棣象征性的派了御医过去。
    随后,同样圈禁在凤阳的朱允熞亦因为某种“意外”,卧床不起。
    再其后,在给懿文太子朱标守灵的朱允熙也出了意外。
    朱标的后人,几乎先后时间,都因为某些正常的原因出了状况,好在都没死,不过估计也快要凉了。
    这些消息结合在一起,更不寻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