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曹操喊我去盗墓 > 第591章
    据吴良所知。
    这种玩法似乎也是宋朝才出现记载的,考古界发现的有关这种壕桥的文献中,便将这种“壕桥”起名叫做“长短壕桥”,有“可长可短”的意思。
    巧合真是越来越多了……
    似乎所有的发现,都在证实吴良之前的推测。
    如果没有他的出现,这座公输冢或许真有可能就是在宋朝才见了光,而且最终毁于一旦,使得后世再无发现。
    就在这时。
    “公子,公输班生前能够将术法与工匠技艺相结合,创出《公输经》那样的邪门典籍,你说他有没有可能在修建这座地宫时,也特意设下了一些厉害的秘法,使得贸然进入地宫的人葬身于此?”
    于吉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也是有些紧张的说道,“刚才的五具尸首中,有三具尸首上面并无明显伤痕,亦无中毒迹象,老朽窃以为,他们八成便是死于公输班布下的秘法之下,在不知不觉中丢了性命。”
    得!
    这老童子也终于开始出现疑神疑鬼的症状了!
    只不过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年纪大了,反应着实是慢了一点,此刻说出这番话来,颇有那么点点“我才琢磨过味来,小鸡讲的笑话实在太好笑了”的味道。
    吴良此刻却是一点都笑不出来,只得凝神问道:“你以为是什么秘法?”
    “老朽也不知道,不过这秘法定不简单,而且十分致命,甚至老朽有一种感觉,咱们应该已经身处秘法之中了,若是不尽快解决,恐怕性命堪忧啊。”
    于吉那张老脸又皱成了苦瓜,心神不宁的说道。
    “……”
    吴良此刻已经不知该说些什么好了。
    除了他之外,三人都或多或少有些反常。
    其中最正常的反倒是于吉,这个老童子平时就爱疑神疑鬼,现在露出这般表现倒并不怎么让人觉得突兀。
    甚至与典韦和白晶晶相比,他看起来还要正常一些。
    如此驻足思索片刻,吴良又问:“那么你可有什么根据?”
    “这……老朽也说不好,不过老朽以为,就连孙业那样的半吊子《公输经》传人都能布下‘五仙入宅法’,神不知鬼不觉的害人性命,这公输班可是祖师爷,他布下什么秘法老夫都不会觉得奇怪。”
    于吉依旧像白菁菁一样说不出具体的问题来了,同样是处于“直觉”的判断。
    而于吉越是这样,吴良心中反而越发没底起来。
    眼下典韦、白菁菁与于吉都莫名出现了类似的状态,倒令吴良有些认同于吉的“直觉”,或许他们真的已经受到了什么“秘法”的影响。
    等等!
    吴良忽然意识到了一件事情。
    他从刚开始就怀疑典韦不对劲,接着又觉得白菁菁不对劲,现在又觉得于吉也终于开始不对劲了。
    虽然这一切都有他认为可靠的依据。
    但换一个角度去想,这些依据何尝不是“直觉”上的判断?
    再等等!
    吴良忽然又有些惶恐。
    他现在不但觉得典韦、白菁菁与于吉不对劲,觉得这座地宫有不对劲的地方,竟对自己的判断也产生了质疑?!
    这与典韦、白菁菁、于吉又有什么区别?
    “……”
    吴良连忙甩了甩脑袋,将这些不能再深想下去的问题甩出脑袋,又强行按捺下心中那份不安的“直觉”,放空了心思继续向前摸索。
    不多时,他们又来到了一架“抛石机”面前。
    “又是宋朝才出现的‘旋风机’?”
    仔细查看过一遍,吴良心中更加震惊,几乎坐实了自己此前的推测。
    据吴良所知,东汉末年是有抛石机的。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就有具体的记载:“绍为高橹,起土山,射营中,营中皆蒙楯,众大惧。太祖(曹操)乃为发石车,击(袁)绍楼,皆破。绍众号曰霹雳车。”
    这里面的“霹雳车”就是这时使用的抛石机。
    这种抛石机还十分落后,主要是利用杠杆原理进行运作,发射时需要几十、甚至是上百人一同拉动绑在杠杆另一端的绳索,依靠蛮力将巨石抛射出去,凭借的不是发射速度,而是巨石的重力惯性产生破坏力。
    因此这种抛石机,后世也称之为“人力机”。
    但这里面的这家“旋风机”就不太一样了。
    它的发射臂直接连接着一个绞盘,绞盘上的绳索扭紧之后,发射臂便会到达接近水平的位置,这时将石块之类的东西放入发射臂的“勺子”之中,再松开绞盘绳索,发射臂便会在扭力的趋势下弹回垂直状态,顺便将“勺子”里面的“弹药”抛射出去。
    因此这种更加先进的“抛石机”也被后世称为“扭力机”。
    除此之外。
    “旋风机”还有另外一个十分巧妙的设计,使得下面的炮架可以自由旋转,随时瞄准不同方向的目标。
    这与当今使用的“人力机”不知道先进了多少,基本已经实现了半自动化,发射所需的人力变得更少,造成的破坏力又更大,完全是两种不可同日而语的东西。
    “公子,你快看那是什么?”
    正当吴良查看“旋风机”的时候,典韦忽然又紧张了起来,将众人护在身后,指着随侯珠光芒极限处的一个看不太清楚的东西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