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镇海王 > 第891章
    接下来,淞沪的地价依然在不断的上涨。
    几天之后,淞沪的地价已经突破了一百两银子一亩地,甚至于不需要是良田,只要是地,这些北方佬都要,哪怕是河边的滩涂地,他们也要,只要愿意卖,立即就给钱给你。
    到了这个时候,淞沪这边终于有些人开始坐不住了,一些仅仅只有少量土地的农民以及一些没用的田地之类的陆陆续续有人开始出手。
    而且在这个时候,又有小道消息说,未来朝廷将会在淞沪这里打造第二个天津港口,所以淞沪这里的土地可以对接天津的地价,未来可能可以和天津一样,这一亩地啊,可以涨到上千两银子。
    这个消息一出,整个淞沪都要沸腾起来。
    天津是什么地方,现在的天津可是寸土寸金。
    淞沪是什么地方?
    淞沪仅仅只是长江出海口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地方了,这里除了田地就还是田地,什么都没有,这要是真的和天津一样,那淞沪就牛叉了。
    对于这个消息,大家起初是不相信的。
    这朝廷要在南方开口岸可以选择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南京就是最好的选择,怎么可能会是淞沪。
    但是很快,大家联想到孙新这些北方人在淞沪大规模的买地,不惜血本的买地,大家就觉得这个或许真有可能。
    甚至于消息传到南京这边,传到整个江南地区,于是乎江南地区的这些大家族、大士绅们也是开始关注起淞沪来。
    有些手眼通天的人也是派人到京城这边打听,得知的消息是朝廷这边确实是在考虑在南方这边开新的口岸,淞沪的位置不错,或许极有可能会是下一个天津。
    这一下子,整个淞沪就变得热闹起来。
    不仅仅有孙新这些北方人,也有很多来自江南其它地区的士绅、地主、大家族等等参与进来。
    大量的资金开始涌入到淞沪这里,带来的后果就是淞沪这里地价开始再次飙升。
    原先就已经涨到一百两银子一亩地,很快就翻倍的涨,仅仅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淞沪的地价就涨到了三百多两银子一亩地。
    到了这个时候,在淞沪人的观念当中,这淞沪就已经等同于天津了,大家觉得淞沪的土地还会继续涨下去。
    只等着朝廷这边的圣旨一到,淞沪就马上可以成为第二个天津一样,这里的土地可以涨到上千两银子一亩地。
    于是乎,淞沪本地的这些地主、士绅们也是开始出手了。
    他们不仅仅不卖地,而且还开始利用自己是本地地头蛇的优势,开始强买强卖,强迫淞沪本地的一些农民、小地主将自己手中的土地卖给他们。
    毫无疑问,他们收购这些土地的价格也是非常高,三百多两银子一亩地,他们利用自己宗族的势力,利用自己地头蛇的优势。
    在很短的时间就将淞沪这边的土地慢慢的集中到自己的手上。
    松花楼,淞沪众多的地主、士绅们聚集在一起,一个个红光满面,满脸笑容。
    “地价又涨了,现在都已经涨到了三百五十两银子一亩地了,听说南京这边的魏国公都派人来买地了。”
    郑良佐笑着对众人说道:“我就说嘛大家不能把地给卖了,这些北方佬可真会做生意,当时要是几十两银子的时候给卖了,现在哭都没地方哭了。”
    “可不是嘛,可惜了,当时要是多买一些地的话,现在就赚大了。”
    有人跟着说道。
    “现在也不迟了,这天津的地都要上千两银子一亩,我们淞沪未来会是第二个天津,现在才三百多两银子一亩地,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我可是已经借了几十万两银子,准备将我们淞沪这边剩下的零散地都吃进去。”
    郑良佐笑着说道。
    “我也准备借银子来买更多的地,这一亩地才三百多两银子,一点都不贵,等淞沪成为了第二个天津,这一亩地转手一卖可就赚好几百两银子。”
    有人也是跟着说道。
    “这淞沪真的会成为第二个天津?”
    有人头脑还是比较清醒的问道。
    “当然了,魏国公知道不,他都已经派人来我们淞沪买地了,他的消息肯定不会错的。”
    “朝廷这边现在就在讨论着淞沪的事情呢。”
    徐浦很是自信的说道:“大家赶紧都去多买点地,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大买卖,以后我们淞沪可是寸土寸金的。”
    第567章 淞沪的重要性
    淞沪的地价涨疯了。
    在孙新以及江南地区众多大家族、大士绅、大地主的参与下,淞沪的土地节节攀升,很快就涨到了将近五百两银子一亩的天价。
    在这个时候,头脑只要清醒的人都知道,这绝对是有人在炒作,在不断的抬高淞沪的地价。
    五百两银子,这可不是小数字。
    要知道娶个媳妇有几两银子就够了,这五百两银子对于普通的大明老百姓来说绝对是天文数字了。
    但是现在仅仅只能够在淞沪这边买到一亩地。
    关键是有钱都买不到地,因为淞沪这边的土地现在基本上都已经集中在了淞沪这些大地主、大士绅、大家族的手中。
    这些人凭借着本土的优势,是本地的地头蛇,对淞沪这里的一些小农民进行强买强卖,将淞沪的土地全部集中到了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