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镇海王 > 第3092章
    但因为新学思想的倡导之下,医学也是得以迅猛发展起来,通过手术的方式让自己获得了新生,能够活到现在,还拥有不错的身体,可以到处游山玩水。
    新学给大明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让大明变的更加强大,富裕,这都是新学的优点。
    本来是应该让新学和旧学两者和平共处的,但现在看来,自古以来思想和学问之争就不是简单的事情。
    春秋战国的时候,百家争鸣,各派为了获得统治性的地位也是在不断的努力,儒家、法家、墨家、兵家、农家、纵横家、道家等等,各个流派百花争艳,思想绽放,诞生了诸多伟大的思想家。
    后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下其它各派就逐渐的暗澹下去,再无杰出之人涌现出来,着实令人惋惜。
    儒家是人才辈出,越发兴盛,然而到了如今,缺也是显得暮气沉沉,许久都能够出什么新的思想、新的大家了。
    “朱兄,刘兄~”
    就在弘治皇帝和刘晋苦苦思索的时候,胡宗溟对着两人喊道。
    “哦~”
    两人回过神来。
    “朱兄、刘兄,不知你们两位对于新学和旧学有何看法?”
    胡宗溟他们刚刚也是在讨论这个事情,原本是想借着旧学人数较多,新学只有蒙洋一人的机会,好好让新学的人丢丢脸,批评下新学的。
    “新学、旧学都是学问,学好了都是于国于民都有利的,旧学学好了,可以辅左君王治理天下,新学学好了,也可以研究出更多有用东西出来,让我们大明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都是学问,也都是值得去学的,关键还是要学透,学会了。”
    弘治皇帝笑了笑说道。
    他的意思就比较中间了,谁也不偏袒,依然还是按照以前定下来的来走,旧学学了去做官,新学学了去搞各种研究,大家共同促进大明帝国的繁荣强盛。
    弘治皇帝的回答显然是让胡宗溟等人不满意了,他们觉得弘治皇帝一看就是旧学的人了,应该好好贬低一番新学、多赞扬一番圣人之学才是。
    “学问不分高低,达者为先。”
    “以我看啊,新学也好、旧学也罢,关键还是看个人,新学也可以去学一学旧学的内容,旧学也可以去学习一下新学的内容,互相多向对方学一学,彼此多了解一番对方,这样才能够有资格来说说。”
    “也能够更加客观、公正的去评价新旧学之间的差异,而不是只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对于对方的优点全然不知,存在的东西就是有道理的东西,也是合理的东西。”
    “旧学延续千年的时间,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自然是有其值得去学习的地方,新学虽然出现的时间尚短,但新学发展迅猛,各种技艺层出不穷,极大的提高了我大明的生产力,便捷了我们大明的生活,也让我们大明变的更加强大起来,这是新学的优点,也是能够快速崛起的原因。”
    “所以学问不分高低贵贱,就看你自己到底学到了多少。”
    刘晋看看众人,也是语重心长的说道。
    第1865章 你祖上十八代都是农民
    “我不认可朱兄和刘兄的观点。”
    “这圣人之学自古以来都是正统,是历朝历代都尊崇的治国之道。”
    “现在的新学才多少年,又岂能和我圣人之学相提并论。”
    有人站出来表示了反对,此人叫黄熙,年纪大概三十多岁的样子。
    “是啊,旁门左道岂能和圣人之学相提并论,我等圣人门徒又岂可自甘堕落的去学那些下三流的东西。”
    “就是,就是,我圣人之学浩瀚如汪洋,穷其一生尚且不够,哪里还有时间去学其它的杂学。”
    “学问就是有高低之分,我圣人之学岂能和那些旁门左道相提并论。”
    其他人也是跟着纷纷点头附和道。
    “自古以来都是正统?”
    “儒家是在汉武帝时期才确定的,当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而才有了儒家发扬光大的机会。”
    “在汉武帝之前,春秋战国之时,诸子百家,法家、道家、墨家、农家、兵家、纵横家等等,学派众多。”
    “在春秋战国之前的夏商周的时候又是什么家呢?”
    “在夏商周之前的历史,诸位又有谁知道?那个时候难道也是儒家来治国的?”
    刘晋看了看,一群人年纪不大,一个个却是跟酸臭腐儒一样,脑袋读书都读的死了,学问没学到多少,却是将儒家一身的酸臭迂腐学的干干净净。
    这让刘晋觉得很生气,年轻人嘛,应该是朝气蓬勃,思想活跃、敢于探索和学习,敢于尝试和接触新鲜的事物。
    他们呢?
    一口一个圣人之学,一口一个旁门左道,将新学变的如此之低,纵然是很多儒门大家也都不至于如此,都能够看到新学的很多闪亮之处。
    “春秋战国?”
    “夏商周?”
    “夏商周之前的历史?”
    这些人一听,顿时一个个都皱起眉头了。
    “以前没有,但汉朝开始有了,这不正是说明我们圣人之学的伟大,说明圣人之学恰好是真正的治国之道,是正统,所以才能够被确立。”
    “其它的学派之所以不行,那本身就是说明了其不足,法家太过严苛、墨家只重技艺、道家太过无为、兵家穷兵黩武,唯有我们儒家才是真正的大道,最适合治国安邦,方可确定我儒家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