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镇海王 > 第3290章
    京津地区房价的快速上涨,也是让很多京津地区的人尝到了甜头,不断的买卖房屋,从中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以至于京津地区还专门的形成了炒房的团队,他们自称为房虫,专门捣腾房屋、店铺之类的赚钱。
    因为大明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工业化的推行,再加上殖民主义的迅速发展,海外的大量财富不断的涌入大明,也是让大明上下变的越来也富裕,对于固定资产的投资也是越来越大。
    因此这些房虫们一个个都发了财,也是不断的顶上了大明各个城市的房产,辗转其中,不断捣腾房屋,从中牟取暴利。
    这一次,也是盯上了成都,吴起论也是直接叫上了几十个平时比较熟悉又有实力的房虫们组团来到了成都,准备在这里大干一场。
    “吴起论,这成都人倒是蛮多的,可是据我所知,现在的成都算是我大明各地当中最贫穷的地区之一了,整个西南地区都因为交通不便,发展缓慢,收入水平方面远不能和大明其它地方相比。”
    “我感觉来成都还不如去湖广的汉阳、江西的南昌呢,这些地方现在发展迅速,收入增长明显,房产上升的空间大。”
    吴起论的身边,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贺知文摇着头说道。
    “是啊,我也觉得这个成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潜力,这成都交通不便,又处于内陆地区,无江河海岸的,想要发展起来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啊。”
    “我们这些人可都是靠着捣腾房子来赚钱的,这没人接盘的话到时候可就要砸手里面了。”
    一旁的萧何年也是跟着摇头说道。
    “我的眼光有会出错的时候?”
    吴起论笑了笑自信的说道:“现在朝廷已经多次发布了要振兴大西南的信号,其中的核心就是要打造成都,以成都为西南地区的核心来带动整个西南地区的发展。”
    “未来的成都将会是可以比肩京津、淞沪的存在,将会是一个大城市,而据我所知的,现在的成都依然还是十几年、二十年前的样子,这也意味着这里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现在成都这边已经云集了上百家家大型的商行、工厂投资建厂,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工厂、商行等投资到成都、四川来。”
    “到时候这里将会吸引数百万的人前来成都这里就业、工作,既然有人就会有居住的需求,房子也就有升值的空间,现在投资肯定是不会错的。”
    “我们这些房虫啊,想要发财就要跟随时代的潮流来变动,可不能只看眼前,要看到长远的未来。”
    吴起论非常的有自信,他正是因为看到了朝廷觉心振兴西南地区的觉心,所以才决定带着大家来成都这边炒房的。
    京津地区的房产已经不好玩了,成本太高了。
    一套房子动辄两三千两银子,这是只有真正的有钱人才能够买得起,而一般来说,有钱人都是不缺房子的,这也意味着京津地区的房子成交量是不会太多的。
    一套房子几千两银子砸在手里面动不了,对于资金压力也是很大的。
    现在的大明人也未必就一定要在城里面买房,去哪里其实都可以过的还不错,所以炒了这些年了,吴起论也是觉得京津地区的房产已经没有什么炒作的利润空间了。
    故而转眼看向大明其它的地方,寻找有价值洼地的投资、炒作区域,这一次就盯上了成都!
    “不仅仅是房子,土地也是,这一次,只要是能够买下来的都尽可能的买下来,然后互相买卖,炒高价格,自然而然就会有人慢慢的跟随进来,到了那时候我们在高位抛售,潇洒的回京城。”
    吴起论他们这些房虫的手法其实还是很低级的。
    无非就是先大家一起出手大规模的购进房子、土地、商铺等,然后在互相的太高价格买卖,不断的成交,让房子的价格不断上涨。
    这样一来的话,大家看到房子不断的上涨,觉得这个银子很好赚,自然而然就会加入到买房的行列之中,房价就会进一步高涨,到了合适的时候就再将房子给抛售出去就可以狠狠的赚一笔。
    这一点和后世炒房团来说只能算是最低级的了,当然这也是因为大明的房地产也才发展没有多久,算下来也就是十几年的时间而已,还诞生不出那些太高级的玩家。
    “你分析的是不错,我就是觉得这四川这边穷,到时候炒太高的话可就没人接盘了。”
    贺知文想了想也是说道。
    “是啊,听说现在成都这边的房价都已经四五百两银子一套了,土地的价格也是已经开始启动了,我们这炒房终究是比不过京城置业、天津置业这些大玩家的,他们都是一次性拿下一大片、一大片的土地,然后自己慢慢的建房、不断的开发。”
    “现在京津地区大量的土地、商铺、楼房不都是在京城置业、天津置业、淞沪置业这些大地产商行的手中嘛。”
    萧何年也是跟着说道。
    “那是没得比~”
    “这些可都是当今内阁首辅刘公的产业,他的眼光无比长远,早在十几、二十年前的时候就已经在准备了,大规模的囤地、买地。”
    “这天津一半的土地都是他,京城南区、西区的土地也都是他的,整个淞沪九成九的土地也都是他。”
    “据说当年淞沪的土地买的时候仅仅只是两三两银子一亩地,现在两三两银子在淞沪一个厕所都买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