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道天下 > 第983章
    “一千万钱可不是小数目,千户侯一年才多少收入?万一要是出了差错,建起来却不能用,这损失可就大了。”
    “呃……”甄宓诧异地看着刘协,瞪大了眼睛,又道:“陛下,这……不是一回事啊。建桥的钱和千户侯的收入……”
    刘协摆摆手。“的确不是一回事,所以才要更谨慎一些。要不然,朝廷花了一千万,又封了千户侯,最后桥却不能用,岂不是亏大了?”
    甄宓眼神一黯,整齐雪白的牙齿轻咬樱红饱满的嘴唇,又道:“那要是臣自己筹钱建桥,并且能用呢?”
    刘协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他摆摆手,转头看向远方。
    有钱人说话就是硬气,宁可自己掏千万钱建桥,也要挣这个千户侯。
    对中山甄氏来说,千金易得,千户侯却难上加难。
    这笔生意不亏。
    “你搞错了一件事,不是朝廷舍不得掏钱,而是不能这么用钱。我知道,你中山甄家有钱,如果你们愿意掏钱建桥,朝廷也不会拒绝,甚至是求之不得。但是建一座如此规模的桥,比你想的要困难很多,不能不小心一些。毕竟就算是你家的钱,也不能扔进水里不是。”
    甄宓有点反应过来了。
    “陛下……也觉得臣这个想法不行?”
    “没有,我觉得可行,至少值得一试。”刘协说道:“只是要谨慎一些,不能太急。我不懂建桥,但是我略知治国,不如做治国来打个比喻。你有兴趣听吗?”
    “当然。”甄宓脱口而出,随即又道:“能听陛下论道,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刘协一愣。“有这么夸张?”
    甄宓连连点头,眼中带笑,面色羞红。
    刘协笑着摇摇头,没有再和甄宓纠结这个问题。
    他知道自己如今有圣人之名,颇得人心,尤其是在年轻人中。
    他把自己的担心大致说了一遍。
    其实治国也罢,造桥也罢,原则都有相类之处,逃不脱规模效应。
    不同的规模会带来不同的难度,而且这个难度可能是指数级的。
    治理一个万人规模的县,和治理一个十万人规模的郡,看似只是一个数量级的差距,但是治理能力的差距却不止一个数量级。
    更别说治理一个几千万人的大国了。
    这就是春秋时的治国理论如今无法推行的原因之一。
    更大的规模,必然带来更多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一心想回到小国寡民的过去是不可能的。只有沉下心来,解决这之间的技术差距,不断尝试,才有可能实现最后的目标。
    造桥也是如此。
    造一座跨度十米的桥,和造一座跨度二十米的桥,技术难度完全不是一回事。造一座跨度百米的桥,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可能就是完全无法实现的难度,绝不是将模型放大一些就行的。
    甄宓很聪明,在书坊、讲武堂也有了不少实践经验,但她还没有遇到这种规模的问题,难免会把事情想简单了。
    相比之下,黄承彦、黄月英父女的经验要丰富得多,一眼就看出甄宓的方案不可能实现。
    刘协赞同他们的看法,但不赞同他们的做法。
    他觉得让甄宓一步步的去试,比直接否决更好。
    甄宓很聪明,迅速明白了刘协的意思。
    “臣有点明白陛下的担心了。”甄宓卷起图纸。“臣应该先造一座稍微大些的桥,然后再造一座更大些的,而不是直接造能跨河的桥。”
    “聪明。”
    被刘协如此直白的夸奖,甄宓有点不好意思。
    “是陛下高屋建瓴,臣只是推而论之罢了。”她想了想,又道:“难怪陛下喜欢登高,原来登高不仅可以望远,还能让人变得睿智。”
    “也不能只有登高望远,还要脚踏实地,一个困难一个困难的去克服,否则就成了坐而论道。”刘协笑道:“你应该知道,我是不喜欢坐而论道的。”
    甄宓想了想。“臣知道,陛下更喜欢行道。恕臣冒昧,敢问陛下亲征冀州,就是想在冀州度田,行王道,给山东人一个示范吗?”
    刘协一愣,随即又坚守地点了点头。“是的。”他沉吟片刻,又道:“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甄宓转了转眼睛,脸上泛起红云。“陛下欲在冀州行王道,臣自然求之不得。只是臣听说王者治天下,当恩威并施。臣只看到了陛下的雷霆之怒,却没看到陛下的雨露之恩,怕是冀州人会有所误会。”
    第八百零四章 团队建设
    刘协忍俊不禁,然后一声叹息。
    聪明如甄宓也无法免俗,抓住机会,为冀州人说情了。
    讨论建桥方案只是一个借口,至少不是全部目的。
    虽然有些失望,但刘协没有发火。
    面对一个朝气蓬勃的美少女,很难让人生气。他也不是有道德洁癖的人,容不得臣子有一点自私。
    在这个极重乡土观念的时代,有机会为家乡人进言,有谁会明哲保身,一字不提呢。
    那也许不是不自私,反倒是真自私。
    当然,他也不打算轻易让甄宓如愿,这点底线,他还是守得住的。
    刘协沉吟了片刻。“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甄宓脱口而出,随即又觉得有些冒失,躬身道:“请陛下垂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