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道天下 > 第1028章
    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十年前的北军也好,西园八校也好,都是一些中看不中用的样子货。衣甲也许更鲜亮,精气神却完全不能和眼前的这些精锐将士相提并论。
    是不是精锐,有时候甚至不用操练,只要看一下身姿、眼神就能区别出来。
    但更大的区别却是虽然眼前这些将士一看就知道是精锐,围观的百姓却不害怕,反而更加心安。
    天子是圣人,能将虎狼一般的西凉人教化成文明之师,让他们协助地方耕种、防汛,山东州郡的将士又怎么可能祸害百姓?
    “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回到洛阳,还能看到王师。”人群中,有风尘仆仆的老者如是说,涕泪纵横。
    “人皆云孝灵皇帝荒唐,以今上观之,只怕不然。”一个读书人模样的中年人抚着胡须,若有所思。“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岂能墨守于成规,学步于邯郸。”
    第八百四十章 如是我闻
    刘表站在城墙上,不安地耸了耸肩膀。
    他特地换上普通的布衣,与这些身上散发着酸臭的庶民站在一起,就是想亲耳听听他们的心声。
    士孙瑞交待他的文章还没有写。
    他写不出来。他想不出这些目不识丁的庶民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值得天子不惜和天下士大夫为敌,强行度田。
    如果庶民可用,当年黄巾怎么会其兴也勃,也亡也忽?
    天子本该与士大夫共天下,抛弃了士大夫,还有什么王道可言?
    他想不通,也写不出违心之论。就算勉强写出来,也无法瞒过天子的眼睛。
    天子虽然年轻,却是个聪明人,身边又有无数年轻英俊,能轻而易举地看得出他的掩饰和不甘。
    为了完成任务,他不得不换上布衣,和儿子刘琦、刘琮来到城墙上。
    他原本还有些担心。就算换上布衣,他们父子也不像普通读书人,很容易被人识破。等上了城墙,才意识到他想多了。
    城墙上不仅有穿短袄的百姓,也有穿长袍的读书人。
    从言谈举止来看,他们也不像是刚刚读书的年轻人——刘表知道,韩遂为了收买人心,在河南郡内推行教化,建了一些学堂,收了一些庶民子弟入学——而是治学多年的士子。
    他甚至从几个人的口音中听出了襄阳口音,可能曾经寄寓荆州。
    看到这些读书人夸赞天子的新政,刘表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在荆州兴学,培养出来的士子却站在了他不能理解的一边。
    一旁的刘琮忽然捅了捅刘表,兴奋地说道:“阿翁,女骑。”
    刘表从遐想中惊醒,瞪了刘琮一眼。校场上五万多人,你就盯着几百女骑?真没出息。
    但他很快就意识到,为女骑而激动的不仅是刘琮,还有很多人。
    城墙上的人不由自主的向前挤,想看得更清楚一些。
    刘表身材高大,也清楚城墙离校场有多远,站在哪儿都没区别。他向远处看去,却只看到一群模糊的身影,知道是那是一队骑兵,却分不清是男是女。
    “马贵人,那是马贵人。”一个年轻女子兴奋的尖叫道。
    “马贵人就马贵人,有什么好兴奋的。”一旁有个中年男子不满地说道:“终究不过是一些女子。”
    他戴着进贤冠,穿着长衫,面皮白净,一边说着,一边用手绢掩住口鼻,嫌弃地看着年轻女子。
    “你懂个屁,酸丁!”年轻女子没好气的斥责道:“马贵人虽是女子,却凭军功封侯。你倒是须眉丈夫,这辈子能封侯吗?”
    中年男子涨红了脸,憋了半天,吐出一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拂袖而去。
    “且——”年轻女子拉长了声音,以示不屑。
    刘表听得直皱眉,刚要说话,刘琮却两眼放光的说道:“阿翁,你听她的口音,会不会是凉州人?”
    刘表不解。“是不是凉州人,与你何干?”
    “我想娶个凉州女子。”刘琮扭着脖子,寻找那个年轻女子的位置。“他们都说凉州女子不仅高大壮实,而且有不少都读过书,比中原女子更能当家……”
    刘表听得来火,抬手一巴掌,拍在刘琮后脑上。刘琮说得正兴奋,被这一巴掌拍得差点摔倒,顿时大怒,转头四顾。
    “谁他么背后偷袭,有种站出来单挑!”
    刘琦连忙扯了他一下。刘琮回头一看,见刘表满脸怒气,这才知道偷袭他的是刘表,连忙闭上嘴巴。
    人群中忽然高呼起来。
    “万岁——”
    刘表转头一看,见女骑正在变幻阵型,在校场上演示骑射、突击等战术。她们以五十人为一组,冲过准备好的草人阵,弓射、长矛突击、战刀劈砍,行云流水,阵型流畅如龙。
    即使刘表眼花,看不太清楚,也知道骑兵在如此快速的突击中保持阵型完整不是易事。他想起了刘琦说过的话,悄悄问了一句。
    “伯玉,你觉得这些女骑比起刘玄德的亲卫骑如何?”
    刘琦正看得认真,头也不回的说道:“不相上下。”
    刘表吸了口冷气。
    他虽然没去过刘备的大营,但他知道刘备麾下的亲卫骑绝非等闲之辈。那些骑士大多出自幽州,有汉人,也有胡人,而且征战多年,百战余生,是刘备麾下最精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