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重生 > 君为依(重生) > 君为依(重生) 第63节
    王妈妈满脸含笑,鼻翼出了油,有些浮粉,惨白的一张脸,在昏灯下瞧着,甚是骇人:“姑娘只管放一万个心,我既跟着姑娘来了,就不会让姑娘白白受人欺负。从前的债,定是要一一讨回。”
    何龄微微昂起下巴,眉头却跃起一丝担忧:“妈妈,那贱人心机重,若是王爷明日又被她的手段蒙骗了,该如何是好?”
    “明日不成,还有后日,后日不成,还有大后日。左右如今我们就在京中住着,便同这方如逸耗上几个年头,她一个做着小本生意的门户,能与我们何家斗到几时?”
    何龄这才舒展眉头,大为安心,展开画卷细细瞧了一回,恨不得此刻就把把方如逸按在地上,狠狠踩她个几千几万次。
    二月春寒,北风一起,仍是料峭。
    次日,何龄起身,把落梅图挂在闺房之中,眼看窗外天光大亮,忍不住得意地想,再有不多时,元轼定能看清楚方如逸的嘴脸。
    此刻,元轼已然进了刘家花肆,坐在雅间里,静静等着方如逸。
    刘掌柜昨晚便知他要来,特特换上山南新上的盆景花卉,可他却无心观赏。
    何龄的话,在他心头转了一夜,天都亮了,还是没个结果。
    “王爷,方姑娘到了。”
    小厮往旁边一闪,方如逸冲他福了福,元轼按下心思,换上一张和善笑脸:“外头冷,快进来。”
    方如逸应了一声,缓步入内坐下,语调恭敬:“王爷的身子可大好了?”
    “多亏你送来的药膏,不过三两日,伤口就隐隐发痒,如今早就掉疤了。”
    “这都是王爷身子骨强健的缘故。”
    方如逸客套两句,元轼却话锋一转:“今日怎么没见着你的随身侍女?”
    “她在王爷面前失礼,我罚她一月不许出门,只能在家干些重活,这才没跟了来。”
    元轼了然,饮了口茶,目光落在眼前的一株罗汉松盆景上,微微锐利:“想当年,你初入京都,无依无靠,满京的高门显贵,你一个都不认识。左家花宴上,那些踩高捧低之人,对你发难。本王路过,见你双眼含泪,甚是可怜,心里气不过,这才替你出了头……”
    方如逸心思几转,不知他忽然提起这些旧事来,到底为何。
    “……没想到,后来我们定了亲,你在王家花宴上,还是被众人奚落,还差点遭了何龄的毒手。幸亏你是个聪明人,顾娘子治家又严谨,这才洗了你的冤屈。”
    元轼眸光一凛,侧头定定地望着她:“方姑娘,如今回头想想,若是那日本王不曾出言帮你,只怕你也有法子,自己脱身吧?”
    --------------------
    第76章 探问
    =====================
    他这是在……试探自己?
    可他的试探,究竟为了什么?
    方如逸心思飞转,面上却浅浅蹙眉:“若不是那日王爷替我解围,叫我知道,自己在京中不是人人都瞧不起的,我在王家时,又岂会有尽力为自己争辩的勇气呢?”
    元轼的目光里,仍旧满是探寻:“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没想到本王不过是直言了一回,就让方姑娘变了脾性。
    其实细细想来,你与本王退亲后,虽说独自一个在京都住着,可本王瞧着,顾家、王家、徐家,还有不少高门贵眷,都与你甚是亲厚。如此能耐,便是本王也羡慕得很。”
    这是在怀疑自己结交京都权贵么?
    方如逸心里暗暗绷紧了弦,叹息一声:“说出来不怕王爷笑话,我方家财少帛稀,当年我入京时,因此被人讥刺,说我穷酸。此事,王爷也是知道的。我心里咽不下这口气,发誓定要让满京的人都瞧得起我。”
    元轼捏着茶盏,皱眉道:“可生意一道,终究落了下乘,你若是想让京中人都瞧得起你,应该好好选一户高门世家,嫁过去做正头娘子。”
    “王爷体恤我奔波劳碌,我心里都明白。”方如逸语气恳切。“可是王爷,我得了穷酸的恶名,哪一个家中握着田产铺面的世家肯要我?难道他们不会担心,我这个没见过世面,又不懂掌家的人,会把家财都败光么?”
    元轼心里一动,搁下茶盏:“所以你做农具生意,是为了让豪门知道,你是个能掌家管事的?”
    “王爷知我。”方如逸欣喜一回,又神色戚戚。“我也是没法子,家中父兄长年戍守边关,在京都不过只有几亩薄田,就算我想做珠宝、布料的生意,也没那本钱,只能从田间地头想法子。
    说实话,农具,我是一窍不通。可叹上天垂怜,让我无意中遇见一位巧匠,多亏他助我,这才造出大水车。”
    她暗中掐了自己一把,缓缓抬头望着元轼,眼底盈盈有泪:“王爷,其中的辛苦,真是说也说不尽。后来顾家姐姐见我可怜,四处替我拉拢生意,若不是她费心帮我,只怕我早就在京中待不下去了。”
    元轼心知,这话却也没错。
    那时方如逸闹着要和自己退亲,宫中派来劝说之人,正是顾苑。
    这门亲事断得别扭,让方如逸受了莫大的委屈,顾苑是个古道热肠的,听说事后还几次去方家老宅看她,两人处得姐妹一般。
    顾苑在农具一道上帮她,也算合情合理。
    雅间里的檀香静静燃着,此处分明是催人松快自适的所在,可两人的后背却都有些紧绷。
    元轼提起茶壶,给方如逸斟上一杯:“本王听说,那日顾娘子替王娘子搜走曾得功的私产,遍寻京都,无人愿买,是你主动登门,把铺子尽数买下。你们二人的情谊,当真深厚。”
    方如逸眉梢微跳。
    这件事做得十分隐秘,京中人只当有个神秘富户收走了那些铺子,半点不知新东家就是她方如逸。
    元轼是如何知道的?
    “让王爷见笑了。”她端起茶盏,饮了一口,大大方方道:“的确是我买了那些铺子,一来是为了帮顾、王二位姐姐解一解燃眉之急,二来……”
    她低头一笑:“二来,是我自己有些私心,听说曾得功有间私铁坊,正合了我的心意。”
    “你想要私铁坊?为何?”元轼心头一凛,面上却故作淡然。
    “因为锻造农具,需要熟铁。”方如逸眼中含笑。“我做了生意后,才发现事事处处都得花钱。若能将成本一压再压,那赚得的利钱,岂不都是我的?
    虽说下到我这里的单子,大多都是水车,可偶尔也是会有锄头镰刀这些小物件。一旦做起来,要是没有稳定的供铁铺子,如何能按时交货?思来想去,手里还是得握着间私铁坊,才算真正安心。”
    这番话说得天衣无缝,叫人挑不出半点的错,元轼饮了两口茶,笑道:“原来是这样,本王还以为方姑娘做这农具的生意,做得厌烦了,想在铁冶上试试手。说起来,本王早年间颇爱锻剑,识得几个打铁熟手,若姑娘缺人,本王可为你引荐一二。”
    方如逸赶紧起身拜谢:“王爷厚爱,我心里实在感激。只是铁冶一道我还不甚熟悉,得再过段时日,才会招人做活。等到那时,我再来相求王爷也不迟。”
    “自然,铺子在你手里,你想何时开工,便何时开工。若将来本王再行锻剑,定要到你的私铁坊里买铁。”
    “只要王爷开口,我必让人多多奉上佳铁,请王爷拣择。”
    元轼点头一笑,闲闲聊了两回旁的话,又掺了几句要紧的探询,方如逸全是对答如流,没有一丝破绽。
    自己和她并不曾撕破脸,曾得功和张焦的事,不好明着问。
    一壶茶堪堪喝尽,该问的话,也翻着花样问了好几轮,元轼起身道:“今日与方姑娘畅谈一回,本王心里实在欢喜。若将来得闲,再邀姑娘赏花吃茶。”
    方如逸低头一福,送他出了门,才慢慢从花肆离开。
    回到车上,余照松了口气,很快又着急起来:“梁王都同姑娘说了什么?怎么去了这么久?这都快入夜了!”
    “梁王已经开始怀疑我了,只怕何龄暗中查出了什么。”方如逸脸色严肃。“梁王的话里,暗暗透出我并非面上那样懵懂无知。他已经知道曾得功的铺子被我买走不少,还特意问了私铁坊……”
    脑中忽然闪过一念,她道:“我买了曾得功好些个铺子,为何他只问私铁坊?照儿,那间铁坊空了多久了?”
    “得有几个月了,姑娘一直没招人烧铁锻铁,那边也没人去。”
    “私铁坊一定有问题。”方如逸眉头紧蹙。
    余照不解:“可是姑娘,当初我们遣散工匠的时候,里里外外细细地搜过好几遍,什么疑点也没发现,会不会梁王只是顺嘴提的?”
    “不会。”方如逸摇头。“梁王他猜忌多疑,绝不会无缘无故提起私铁坊。一定是我们搜查的时候,漏了些什么。”
    她深思片刻:“今夜便让大树给魏临送信,让他派个人去私铁坊盯一盯。梁王还担忧着这间铁坊,坊内让他焦急的事,多半还未解除,说不定这几日就会有什么破绽露出来。”
    余照点头:“姑娘放心,待会回去,我和大树一道去寻魏大哥。”
    马车哒哒地驶出巷口,在夕阳下往城北奔去,元轼隐在暗处,见方如逸的马车走远了,这才现身。
    “王爷,今日为何不问曾得功和张焦的事?”跟在他身后的暗卫道。
    元轼眸光低沉:“现下还客气着,方家这张牌还能打一打。”
    “方姑娘说的那些,王爷可信?”
    “天衣无缝,叫本王如何不信?”元轼神色阴郁,让人看不出心底所思。“只怕今日之后,她对本王起了疑心,本王将来不好问了。”
    “那可如何是好?”
    “既然本王问不出来,那便寻个能问出来的,替本王走一趟。”
    暗卫点头应是:“对了王爷,左家来信,说左姑娘的孝期已过,若王爷近日得空,左大将军便和左家族老一同登门,商议定亲的事。”
    元轼想了想,道:“左家倒也积极,你派人回一封信,就说下月初九是个吉日,再行商议也不迟。”
    ……
    次日,方如逸的马车停在左家大宅门前,才刚落地,便有一名小厮飞快跑来,对她一拜:“方姑娘好来!我家大将军和姑娘昨夜得了姑娘拜会的帖子,高兴得很,这会已经在堂上等了。”
    “不过是寻常拜访罢了,怎好叫大将军和姑娘等我?”方如逸满脸歉然,边说边往府中走。
    小厮躬身在前头引路,口中笑道:“我家姑娘说了,我们左家是武将出身,再不循什么俗礼的,还请方姑娘慢行。”
    方如逸应了一声,脚步却仍是飞快。
    她答应过江与辰,会时常来左家瞧瞧,告诉他们傅杉的近况。
    想着方孚远不日就要进京,自己还得处理私铁坊的事,看来看去,只有今日得空,这才匆匆忙忙前来拜会。
    到了正堂,左家祖孙俩果然已在里面坐等。
    方如逸入堂一福:“问左大将军安,问左姐姐安。”
    定国将军左光路神情威严,冲她点了点头,满头白发束得一丝不苟,瞧着甚是庄严。
    左思音的眼底却带了不少笑意,上前两步,请方如逸坐下,可她的脚下却有些虚浮:“方妹妹,自从去岁在你家庄子上一别,我们许久未见了。前些时日,我和祖父听说你的侍女……”
    左光路咳了两声,她忙改口道:“妹妹身边有得力之人,真叫我羡慕。”
    方如逸拉过余照,笑道:“左姐姐,大将军,我这侍女别的本事没有,料理药膳倒是一绝。若是二位不嫌弃,不如移步内室,我让她给二位把把脉,写几个药膳方子,如何?”
    左光路起身:“好,去内室。”
    四人行至内室,左思音亲自关上门,急忙问方如逸道:“方姑娘,我表哥如何了?”
    左光路也一改刚才的肃然,眉头紧紧皱起。
    “还是让照儿说吧。”方如逸给余照送了个眼神。
    余照拜了拜,恭声道:“还请二位安心,傅世子一切都好,每日的解药,是奴婢亲自配的,让江国舅的护卫魏临大哥送进汝阳王府。昨夜听说,傅世子已经能自行下床走动了。”
    祖孙俩略略送了口气,可余照的神情却忽然一变,盯着左思音道:“若奴婢没有看错,左姑娘,只怕你命不久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