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王冠 > 第758章
    此事尘埃落定,无人反对。
    王立然吕芗两人行礼告退。
    众人等着陛下说第二件事。
    朱棣却没有直接说,看向夏元吉,“夏尚书没事了么?”
    夏元吉心中思绪电闪,知道第二件事是什么,看陛下这意思,是打算利用自己来展开这个政事议题,急忙上前,“户部有事,请陛下明示。”
    朱棣颔首,“说。”
    夏元吉道:“昨日放衙之前,神机营中军指挥黄昏来到户部衙门,提出一事,他的时代商行想要成立一家钱庄,欲要从国库之中借银五万两黄金。”
    夏元吉知道,这件事很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官场斗争,恐怕还会很大,以夏元吉的眼光,他能看出来,至少汉王和太子都会进场。
    至于赵王朱高燧是继续当渔翁还是进场捅一刀,不太好说。
    所以他简单的陈述事实,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朱棣早就知道这事,闻言还是愕然,黄昏不是说请自己的内务库帮他凑点钱,找户部借点钱,一共五万两黄金,怎么直接找户部借五万两了?
    其余人不知道此事,五部尚书、汉王、赵王和太子八人听清楚后,全都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黄昏是官员不假。
    父皇能容忍你做生意都已经是天大的仁慈了,毕竟你还不到四品,神机营中军指挥,正五品,所以经商并不违反大明律。
    那你好好赚你的钱。
    现在倒好。
    竟然主意打到了国库上面,私人商行找国库借钱,这特么古往今来都没有过的事情啊,武周朝时期,武家人何等的不可一世,可也不能公然从国库借钱。
    你黄昏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敢找户部从国库借钱。
    真以为大明是你黄家的?
    最先反对的兵部尚书金忠,上前一步,问夏元吉,“夏尚书,你没同意罢?”
    夏元吉两手一摊,“这么大的事情,我岂敢轻易答应。”
    两人同时看向陛下。
    朱高煦犹豫了一下,先前的医疗改革司,确实是利国利民,作为朱家子孙,他也乐见大明人口暴增,是以并没有反对。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黄昏竟然妄图染指国库,这事只要拿捏好了,弄他个觊觎国家财产的大罪不算过吧,就算杀不了他,罢他的官不为过吧。
    正想出列,心头一动,先看看老大的态度如何,于是急忙转了话题,上前对朱棣说道:“父皇,此事极为诡异,黄昏作为一个读书人,应该知道户部不可能通过国库借钱给他,但他还是提出了这个要求,那么他究竟是和居心,又是谁给他的胆量?”
    确实,站在所有臣子的角度,黄昏这个居心难以揣摩。
    这个胆子够大。
    在乾清殿的朝中一二品重臣,无一例外,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件事应该是太子在背后之处黄昏,毕竟谁都知道,黄昏支持太子登基。
    朱棣心中也一动,没错,可以借这个机会看看太子的态度。
    微微颔首,看向朱高炽,“太子你怎么看?”
    朱高炽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觉得自己又一次被架在碳火架上,浑身上下都被烤得流油,一不小心,就得从东宫里搬出来,心底里暗叹了口气。
    享受了黄昏带来的恩惠,就要承受他带来的风险。
    得。
    上吧。
    不能寒了支持自己的臣子人心。
    朱高炽也是有苦说不出,黄昏确实支持自己登基没错,但他真没和自己结盟,可世人都这么看,所以自己就只能单方面把他当盟友。
    也是苦逼。
    第585章 改革阻力
    如朱高炽所想,其实此刻六部尚书都在看朱高炽。
    六部尚书是否全支持朱高炽?
    不好说。
    但六部尚书中,几乎都是读书人,不管他们在之前的争储之中有没有站队,至少在他们的心中,应该还是支持朱高炽的。
    而人心很重要。
    说远一点,如果朱标还活着,朱棣敢反?
    要知道一点,历朝君王都不放心太子早点拉拢朝臣形成自己的势力,而朱标当太子的时候,朱元璋甚至求之不得朱标早点形成太子党。
    有个笑话。
    某天朱元璋在理政,来个护卫大喊道陛下不好了,太子起兵造反了,朱元璋的第一反应大概会是“标儿起兵了?那他的兵力够不够,那谁谁,你赶紧带几万人去支援标儿”。
    为何会有这种笑话出现?
    朱标的能力是一回事。
    还有一点,朱标有人心和声望,朱元璋的那些儿子哪一个不服朱标?说难听点,朱标只要不死,他就是躺在病床上一动不动,朱棣都不敢反。
    然后朱棣大概会亲自跪在大哥的床前问朱标,大哥,削不削藩你说一句,兄弟我等着你的话呢,当然,朱标登基,大概率不会出现削藩朱棣。
    而朱棣也会用血一样的事实告诉漠北,什么叫做真正的“北境之王”。
    北方有朱棣,京畿有朱标,大明的盛世?
    绝不输永乐!
    所以朱高炽只能硬着头皮上。
    人心不敢失。
    听得朱棣点名,上前道:“以儿臣的了解,黄指挥一心家国,绝不是自私自利的人,而且他的时代商行并没有出现资金周转问题,所以儿臣以为,应该了解一下黄指挥为何要借钱,若是为私,则不可容许,若是为国为民,可斟酌之。”